她把台湾经验带到大陆,助力平潭乡村振兴

2019-03-06 17:13:03 来源: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原标题:她把台湾经验带到大陆,助力乡村振兴

在平潭平原镇上趣开新团队办公点,庄雅云(右一)与团队成员一同讨论平原镇官井街道相关施工细节。 江信恒 摄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3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霞 通讯员 唐家彬)从泰宁“耕读李家”到平潭“隧道文化街区”,来自台湾嘉义的姑娘庄雅云和团队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两岸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缘起泰宁

对于设计师庄雅云而言,决意来大陆发展本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途,但她却因为沿途美丽的风景驻足停留,一待已过了3年多时间。

这一切要从2016年说起,彼时在台湾台北的庄雅云因工作调动,随同上趣开新团队进驻福建泰宁际溪村,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团队用一年的时间深入走访村民,了解当地的历史风貌和民情民俗,将在地文化与台湾文创巧妙结合,打造了集种植基地、创客坊、DIY手工系列作坊等为一体的“耕读李家”。

“耕读李家”盘活了乡村资源,呈递出原生态的“乡愁”滋味,让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地。这样一次特别的经历,不仅为上趣开新团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庄雅云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新的方向。

此后,上趣开新团队先后承接过三明建宁、宁德寿宁和古田等地的乡村规划及设计工作。去年9月,“台湾好青年·圆梦在福建”故事分享会暨菁英颁奖典礼在平潭举办,上趣开新团队在现场分享了团队的故事和作品,自此与平潭结缘。“当时,我们了解到平潭平原镇的相关改造计划,尽管团队对接的时间较为仓促,但我们几乎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对此,庄雅云解释说,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和支持力度令他们感动,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心。

扎根平潭

去年11月底,上趣开新团队受邀进驻平原镇,为该镇的官井街道进行整体规划,长约1.4公里。

平原镇位于平潭主岛西北部,东西互通、南北相连,是平潭隧道业的发源地。此前考古队伍曾在平原镇发现过壳丘头文化遗址、龟山遗址、南朝墓葬等,文化底蕴颇为丰厚。

故在乡村改造过程中,上趣开新团队极为注重文化历史传承,前期多次与当地乡贤交流、详细勘察街道情况、深挖在地文化特色,旨在打造出一条地道“平潭味”的特色街区。

庄雅云告诉记者,他们初步规划将官井街道打造成为隧道文化街区,建设人居城镇街道景观带,把石头厝、海岛风情等具有平潭特色元素融入到立面改造中,打造一条以“富文化气息及友善人居” 的城镇街道景观带特色街区。

有趣的是,他们在改造过程中将以隧道文化为主线,融合遗址文化、抗倭文化,并将隧道文化街区划分为商业服务区、教育行政区和住宅生活区三个功能板块。“我们努力贴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把最暖心的设计带到当地,让这一条街道成为有温度的街道。”庄雅云说。

心系两岸

如今,对庄雅云而言,福建已然成为她的第二个家乡。

今年正月十五,上趣开新团队回到了泰宁际溪村,与当地的村民共度元宵。“夜空中桥灯、龙灯飞舞,我们在屋内与村里的爷爷奶奶围炉,气氛相当热闹。”庄雅云说,在泰宁的许多邻舍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家人,格外亲切。

类似的故事也在平潭发生。在流水镇北港村,上趣开新团队常与在地两岸青年文创团队分享心得、交流灵感,逢年过节也常与“石头会唱歌”艺术聚落的团队相聚;在平原镇,庄雅云喜欢与当地村民交流,邀请他们到上趣开新团队的办公地点参观,那是一栋已被改造的石头厝,内里陈设着官井街道的设计效果图样。

“就连周边摆摊的阿姨都会到办公室,我期待带动周边的村民一同参与官井街道的改造,让这条街真正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建设的家园。”庄雅云说,下一阶段他们还将举办街道座谈,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官井街道改造出力。

今年,庄雅云还有一个期待,她和团队一直在寻找来自大陆的伙伴,希望能够汇聚两岸的力量,推动两岸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平潭,我们看到许多来自两岸专注文创和乡村旅游的创客,这样的感觉非常棒。”庄雅云说,这里是一个潜力大、前景广的两岸共同家园,她愿意与团队在此扎根,为乡村描绘美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