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钟门村驻村第一书记郑攀:抓产业发展 助乡村脱贫
2019-08-07 08:17:43 来源:平潭时报 作者:李岚峰 陈菁 陈仕凯原标题:抓产业发展 助乡村脱贫——记钟门村驻村第一书记郑攀
↑郑攀(右)与村干部探讨工作
他凭借一腔热情与帮扶群众的愿望,克服重重困难,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为抓手,激发钟门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们主动投入村居建设,让钟门村告别了“脏乱差”,迎来了“洁净美”。近日,记者实地走访钟门村,采访驻村第一书记郑攀,听他讲述村庄蝶变的故事。
转变村民观念 乡村迎来新发展
钟门村是个大行政村,共有9个自然村。除李家庄、卓家庄外,有7个自然村曾经通路不通车。“难以想象,居然还有交通如此落后的村子。”2017年,从平潭检察院来驻村的郑攀感慨道。
作为钟门村的自然村,声名在外的猫头墘自然村因其遗世独立的原乡风姿获得了外界关注。作为省级美丽乡村,市民要开车去往猫头墘游玩,需要从几十公里外的平原镇绕道,十分不便。初来乍到的郑攀发现,钟门村除了基建落后外,还存在观念守旧等问题。
这些年,实验区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为村子引进不少项目。但是,部分村民会以阻扰项目部的进驻来谋取利益。为此,郑攀常做村民思想工作:“你可能会因为几百块钱而拒绝了祖祖辈辈通路的梦想,你愿意自己的子孙后代一直生活在没有水泥路的村子吗?”通过郑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话,村民理解了,猫头墘村也迎来了发展新篇。
路通了,钟门村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如今,由中广核投资兴建的从钟门村去猫头墘的水泥路,正沿山而建,从以前翻山越岭一个小时缩短为驱车十分钟直达。猫头墘的一位民宿从业者告诉记者:“都说与世隔绝更吸引外人,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条路开通后方便了很多。”
抓党建引领 重知识扶贫
如何让党建工作更好服务村庄发展?郑攀认为,党建工作不是一项务虚工作,但基层却很容易把党建的引领作用流于表面形式。郑攀来钟门村之前,村子里的两委班子年龄结构偏大,党支部会议也存在诸多问题。
凭借检察官的严谨,郑攀找村两委班子谈话,让党员干部意识到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逐步让钟门村两委班子改变了工作作风,并让党支部会议变成了一次次头脑风暴。
钟门村党支部副书记高兆龙说:“郑攀是个实干派,跟群众处得好。他来了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党支部会议还能这么开,会议里每件事都是关乎老百姓的实事。”
郑攀尤其关注村里留守孩童教育问题,让每个困难家庭的孩子读好书,实现知识扶贫。
升级传统产业 发展绿色经济
钟门村拥有全区最大规模的海上养殖基地,由于历史原因,钟门村对其辖区的大规模海上养殖疏于管理,造成海上养殖的无序发展。为此,郑攀自费去了宁德等地进行考察,并对当地的“海上牧场”新模式进行取经学习。郑攀坦言,下一步计划通过规范钟门村的海上养殖,实现村子养殖业的升级换代,让其成为钟门村的金字招牌。
在他的努力下,钟门村村级集体收入“破零、破万、破三万”的计划,全都提前完成。
除了海上养殖,郑攀还带领村民在村部后山试种百香果。一个季度下来,100多平方米的土地便收获了两百多斤百香果。这次成功经历,更增添了郑攀在钟门村发展果树种植的决心。他请来了林业专家,对钟门村的土壤与气候条件进行调研论证,并引进台湾优良果木。下一步,郑攀计划以农村合作社的名义,施行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方式,对资源进行整合规划,打造宜居宜业的新时代新农村。目前,土地平整、备用水源地选取已在计划中。钟门村按下了脱贫“快进键”。
责任编辑:刘沙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