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锤,载入史册——专访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合龙施工者

2019-09-26 09:05:46 来源:平潭网

image.png

蔡贵春、刘治文,从前他们的名字和面孔鲜为人知。

但昨天,他们挥舞手中大锤,敲击出来自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时代强音,作为公铁大桥的合龙施工者,被镜头记录,载入史册。

25日上午10时28分,在现场数百人的注目下,蔡贵春、刘治文熟练的下探到合龙桥段拼接处,抡锤击钉,固定钢梁。在一次次远扬的敲击声中,合龙梁与两侧钢梁紧紧相连,从此平潭对外多了一种新的连接方式。

image.png

2018年,依照组织安排,蔡贵春、刘治文这两个重庆老乡组成二人小队,共同安装冲钉和高强螺栓,拼接固定钢桁梁段。“从去年秋天开始,我们就配合安装钢梁螺栓,算起来也有几万根了。”两人中较为健谈的刘治文说,在他们和其他施工伙伴的千万次抡锤敲击下,鼓屿门航道桥完成了一次次的钢桁梁拼接,昨天的合龙施工的最后锤击,在他们的憧憬中不止出现过一次。

对于安装高强螺栓,从事桥梁建造十多年的蔡贵春并不陌生,但以往的经验在公铁大桥并不完全适用。他说:“桥梁螺栓我以前修桥也打过,但这里的螺栓有所不同,公铁大桥即是跨海,又在风口,螺栓的强度和尺寸比以往要大得多,从这个螺栓就可以看出,公铁大桥建造难度也比以往我见过的桥梁大得多。”

为了保证桥梁建设进度不因高强螺栓安装而耽误,加班加点是两人的工作日常。刘治文说:“我们吃住都在鼓屿门航道桥旁的海上作业平台,如果因为我们懈怠导致工期被整体拖延,那心理肯定会不好受,除台风天外我们轻易不上岸,连续坚守几个月是常态。”

image.png

鼓屿门航道桥全长930.3米,像蔡、刘这般的建桥者在鼓屿门航道桥就有上百位。刘治文所在施工队负责人漆守华表示,让老刘、老蔡负责合龙施工属正常排班,并非特殊安排,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除了他们,全长16.34公里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还有着更多的“蔡贵春”和“刘治文”。

image.png

谈到合龙的感受,刘治文表示,除了激动还是激动,想到公铁大桥的工程之宏伟,远超他多年来参与过的全部工程项目,感觉有着特殊意义。“我们知道修好大桥,能够方便来往的百姓,也会给平潭发展带来助力。虽然每天都在桥上施工,但我的活动范围一直在人屿岛和长屿岛之间,从没去过平潭。每天我施工时朝平潭方向望去,它像是被长屿岛遮住的一个谜,使我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公铁大桥通车后我希望能去平潭看看,一解我日夜向往的心情。”刘治文说。

责任编辑:薛小洪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