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旅游+”促渔村转型 平潭东庠岛“吸睛”又“吸金”
2019-10-18 10:11:58 来源:平潭时报 作者:陈小欢/文 江信恒/摄原标题:东庠岛缘何“吸睛”又“吸金”
“东庠是个小台湾,不到东庠不算玩。要到台湾先到东庠,要看平潭先看东庠。”在东庠岛,流传着这样的一句俗话,给这座离岛蒙上神秘的面纱,也让更多人对它心生向往。
东庠岛码头
东庠岛位于平潭东北侧,孤悬海上,遗世独立,是一座自然资源丰富的离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藏有独具特色的村落滨海风光。近年来,东庠岛依托优势,突出特点,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今年“十一”黄金周,东庠岛吸引大量游人纷至沓来,猎奇探胜。14日,记者踏足东庠岛,探秘这座离岛走红的背后故事。
魅力
山海相连风光好 基础设施大提质
东庠岛地处君山片区,与主岛岸距约3公里,它犹如海坛岛东北部的一道海上屏障,屹立于东海之间,既可见磅礴,又独揽静谧,给人美的享受。从流水码头搭船前往东庠岛,约30分钟抵达。
海边美景
东庠岛由10个村落组成,每个村落盘踞在不同的位置,也坐拥着不同的风景,其中不乏葫芦澳、孝北村等网红打卡点。在岛上,租一辆电动车,便能环岛骑行,饱览东庠岛风光,领略原生态之美。
在沿海岸边,有平缓松软的沙滩,有嶙峋峻美的海蚀地貌,有色彩丰富的特色渔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风景独特的海岛风光。而岛中,苍劲的树林与古朴的石厝相互掩映,给这座离岛平添了几分灵动的气质。
高低错落的石头厝群
一路的走走停停,发现岛上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观。来往于村落,沿途可以看到,一座座旅游厕所与周边的环境分外和谐,破除了传统印象中又脏又臭的形象,给岛内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一个个道路导览牌“上岗”,造型风格适当,内容清晰直观,为游客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一条条蜿蜒前行的木栈道,一步步展现出东庠岛山海画般的美景……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升级,是乡村旅游舒适度提升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东庠岛大力推进基础建设,改善岛上生活条件,加快打通交通脉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今,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村民的生活幸福感、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得到双双提升。
“东庠岛这几年在基础建设上狠下工夫,去年以来,岛上改造了8座乡村旱厕,新增4座旅游公厕,道路标识标牌更新已完成,并且调整了公交车班次,从而更好地为村民、游客服务。”东庠岛相关工作人员高文说。
实力
美丽风景引创客 民宿火爆富村民
地理条件优渥,自然景观秀美,海洋物产富饶……这些赋予东庠岛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空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东庠岛对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大大提升,迈开了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步子。
2017年,《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在孝北村取景拍摄,在节目品牌和明星效应的带动下,东庠岛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游客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为此,越来越多两岸青年看好东庠岛的发展前景,纷纷来此淘金创业。
陈柏菁(中)和村民、游客开心弹唱
台湾创客陈柏菁,曾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去年,他结缘东庠岛孝北村,被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纯朴的人文环境深深吸引。在大家的帮助下,陈柏菁在这里找到了一处心仪的房子,开始打造自己的文创基地。
“我对东庠岛一见钟情,每天在这种面朝大海的城堡里醒来,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享受。”陈柏菁说,“我觉得东庠岛是一处福地,所以我在这里打造的文创基地,名字就叫作福人号召。”
无独有偶,山东青年张猛也被美丽的东庠岛深深打动。去年底,他也在孝北村盘下了一栋石头厝,经过改造变成独具传统韵味的特色民宿。今年旅游旺季,这家民宿颇受游客欢迎,成为孝北村的一大亮点。
东庠岛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村民不再是民宿经营的“局外人”,一起参与乡村发展,分享发展成果,今年65岁的陈恭花就是其中一人。“这几年来东庠岛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孩子们就把家里修整一下,为客人提供住宿服务,而我平常都会帮忙管理。”陈恭花说。
目前,东庠岛的乡村民宿已然呈现出竞相争艳的态势。据高文介绍,东庠岛民宿约有53家。
活力
“旅游+”促渔村转型 换个方式“靠海吃海”
随着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渔民们瞄准了旅游市场,将目光转向旅游业。当休渔期也正好遇上旅游旺季,为他们解决谋生问题打开了大门。今年60岁的陈玉生是其中之一。
↑孝北村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庠人,陈玉生以捕鱼为生。5年前,他新购置了一艘渔船,当时正逢平潭旅游发展格局初露端倪,他一眼看中东庠岛旅游发展前景,利用“旅游+捕鱼”,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子。
每年六七月是旅游旺季,也是休渔时间,陈玉生就将自己的捕鱼渔船“变身”旅游观光船,载着游客们体验拉网捕鱼。“5年前,我就开始载游客出海游玩,游客会包下我的船去拉网,拉回来的海货都归他们,包一次船大概价格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
“旅游+捕鱼”,这种模式不仅能让游客玩得尽兴,还能为渔民带来不错的收入,形成新的旅游热点。不仅如此,餐饮、租车、向导等多元旅游产品随之应运而生,不少渔民不再从事单一的渔业捕捞,开始自觉地往旅游业靠拢。
从单一依靠捕捞业向休闲渔业、特色民宿多样化发展转变,为东庠岛旅游业增添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也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东庠岛常住人口约3000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旅游业。随着岛上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每年吸引游客约7万人次,旅游经济总量达1000多万元。”高文说。
潜力
多元发展亮点多 离岛旅游前景阔
东庠岛在逐步打响旅游品牌的同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激发离岛旅游活力,提高东庠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东庠岛已注册成立了旅游协会,对从事民宿、电动车租赁、餐饮等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行培训和提升,并且对全岛的旅游行业进行监管。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乱象,此次东庠岛成立了旅游协会,希望能起到指导和监管的作用,并且可以系统整合吃、住、行等旅游资讯,从而提升游客体验感。”高文说。
如何依托资源进一步打造旅游亮点,让游客真正慢下来、停下来、住下来,成为东庠岛下一步急需思考的问题。前不久,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东庠岛要充分发挥岛上的自然资源禀赋,走出去、引进来,引导群众有序开发、良性竞争,树品牌、立标杆、抓管理,做大做特旅游产业。此外,还要针对东庠渔业从业人员,组建渔业经济合作社,做强传统渔业,做足观光渔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强组织力气。
立足海岛特色,打造旅游亮点。东庠岛坐落于东海之滨,守着原生态的海岛特色,一物一景,既雅致又富有诗意,既内敛又惊艳时光。眼下,乘着旅游业发展的东风,这座离岛也将腾空而跃,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责任编辑:刘沙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