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平潭人,实验区为岚商回归提供的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且会越来越好

2020-01-10 08:08:40 来源:平潭融媒体中心

平潭网1月10日讯 时值年关,春节将至。在外打拼的岚商们,也将纷纷回家过年了。如今的平潭东风扬起,等待着每一个乡亲的回归。今天,实验区融媒体中心联手腾讯大闽网,推出全媒体作品《岚商回归,潮涌平潭》,诚请世界平潭人查收。

实施“岚商回归”工程一年多以来,平潭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回归,新增建筑业企业206家、航运企业19家,累计签约岚商项目65个,总投资额476亿元。在岚商加速回归之际,全媒体作品《岚商回归,潮涌平潭》在微信朋友圈,以及区融媒体中心旗下报纸、电视台、网站、微信、头条号等平台,共同推出“岚商回归”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岚商故事,展示岚商风采,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为推动岚商回归,平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广大岚商营造“家”一样的氛围、提供“家”一般的服务。今天,在您的家乡平潭,向世界平潭人发出邀约:这里是创业热土,这里是梦想高地。回家过年,回来兴业!请大家动动手指,扫一扫图中二维码,将这份全媒体作品,转发给更多的平潭人、新平潭人,以及所有关注平潭的人。

识别图中二维码可观看“岚商回归”系列报道

评论:聚岚商 兴岚岛 创伟业

“一把榔头打天下!”“一柄橹桨下大洋!”平潭因此赢得了全国“隧道之乡”和全国“海运大县”的美誉。然而,曾几何时,“留在平潭”却似乎成为海岛居民无法摆脱贫困的某种符号。

千年一遇趁东风,云起潮涌新平潭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平潭擘画“一岛两窗三区”的蓝图。霎时间,东海麒麟顺势而动,冲腾云霄。开放开发以来,平潭通过构建综合交通、水资源、市政、能源、信息通讯“五大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围绕旅游文化康体、物流贸易、总部经济三大产业和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平潭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凸显;注重改进审批服务、便民服务、市场监管,平潭在激活体制机制上革故鼎新。

平潭潮涌,岚商回归

伴随着建设发展和营商环境的提升,在外打拼的世界平潭人心系故土,回报桑梓之心与实验区迈向新阶段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2018年12月28日,在岚商回归创业大会上,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陈善光指出:“岚商回归,正当其时!”《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平潭综合实验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远洋渔业十条措施》等一系列岚商回归创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全新面貌的平潭岛,期待着游子归来。

岚商回归,潮涌平潭

再次踏上故土,曾经勇闯天涯的岚岛儿女们,已是行业翘楚:陈人强带着他的携船网回来了,他说“我们的根始终在平潭,平潭发展好了,我们才会更好!”;陈华禄跨界在平潭办起了酒店,对他而言,故土难离;高居泉回乡后,开始关注海洋污染清除,组建专业团队,致力守护“平潭蓝”;许起赐将自己的贝易网业务回归家乡,他要搭乘平潭新一轮开放开发的东风,“为家乡的产业集聚、隧道回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岚商纷纷回归,渐成潮涌之势。一年多以来,乘“天时之势、地利之便、人和之优”,平潭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回归,新增建筑业企业206家、航运企业19家,累计签约岚商项目65个,总投资额476亿元。

岚商潮涌,回归平潭

“实验区为岚商回归提供的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且会越来越好。”《2020年平潭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实验区将“继续推动岚商回归,鼓励平潭远洋渔业企业、隧道企业、海洋装备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开展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岚商,如潮涌一般回归平潭。

水流千遭归大海,人行万里归故乡。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伟业。对回归的岚商来说,这,不仅仅是乡情难舍,更是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舞台之上,再次用榔头和橹桨,奏响岚商新一轮从平潭走向世界的号角。

文字:融媒体记者 施雪钦

评论员:木易

制图:波妞


责任编辑:薛小洪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