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商回归丨林国华:平潭建筑业正面临着千年一遇的发展良机
2020-01-10 08:19:54 来源:平潭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伟 林孔波平潭网1月10日讯 经过多年发展,平潭“旧貌换新颜”,从偏居一隅的海岛县一跃成为“现代化+原生态”的海岛新兴城市。
此时岚商选择回归兴业,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对家乡发展的期盼。锦鸡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国华就是众多归乡岚商中的一员。
研发产品多项全国第一
以科技创新推动工程机械行业转型
作为土生土长的平潭人,林国华和许多同乡人一样,靠着“一把榔头打天下”的闯劲,参与了不少隧道工程建设。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工地主管,这条路上,林国华尝遍了建筑行业一线工作的辛酸,也看到了行业中亟待改进的痛点。
“隧道工程现场都是靠人工来上料,人工成本高,此外扬尘大,对作业工人的身体有一定的伤害,职业病也是这一行业的痛点。”林国华回忆,早在2009年他就萌生了用机械代替人工的想法。敢想敢干,求真务实的林国华带领团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研发出自动上料喷浆机。
为了验证这台机器的可操作性,林国华将其放在自己所在的工地上使用。“试验了一段时间,发现它确实能节省人工,创造的生产效益为当时人工作业的4倍,这在当时,可是全国首次实现了隧道设备由人工向初步机械化的转换。”激动不已的林国华赶紧申请发明专利,并和亲戚们一起筹划创办福建省锦鸡机械有限公司(后改名锦鸡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机械设备的技术研发、工程机械设备租赁销售、建筑劳务分包等,立志将自动上料喷浆机推向全国。
林国华创新的脚步并未止于此。时刻对隧道建设保持敏锐的他,实时关注业内动态以及相关政策。据林国华介绍,2013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建筑行业转变作业方法,减少环境污染。此时,隧道工人们使用的干喷机的劣势就凸显出来了。
林国华顺势而为,加紧研发,终于在2015年成功研发了中国第一台手持式湿喷机,采用液压泵送式,系统可靠性强,输送量稳定,混凝土喷射量可连续调节。随后,林国华再接再厉,研发出智能喷湿机。这款产品具有粉尘小、喷射回弹少、保护工作环境、节省原材料、提高喷层质量、操作维护方便等显著优势,一经面世,就在建筑行业引起不小的轰动。
瞄准家乡发展良机回岚
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
为了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全国建筑行业,林国华在武汉、长沙、桂林等地开设机械生产制造工厂。“这些城市有不错的重工业基础,适合我们产业发展,再加上交通物流等便利,让我们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林国华说。
正当企业快速发展时,林国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公司总部搬回家乡——平潭。
一起创业的亲戚们对此疑惑不已,提出了异议。林国华说,作为建筑行业领域不可小觑的一员,平潭的隧道建设企业承建了全国 70%的隧道工程,工程从业人员近10 万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隧道工程建设行业累积了大量的经验,对于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巨大,市场潜力大,再加上政府支持,平潭的建筑业正面临着“千年一遇”的发展良机。
2017年5月初,林国华把市场转向了家乡。回归平潭两年多来,锦鸡重工销售营业额超过过去七年的总额,科研队伍从10人发展至30人,形成一支高素质、年轻化、极富创新精神的队伍,从原先单一销售设备,到如今生产、销售、售后、培训、科研等多元化发展。目前,2万台机械设备向全国各地销售,投用至高铁、高速、水利工程等,广受好评。
完善平潭建筑行业上下游链条
打造品牌盛会和城市名片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对隧道产业不断提出新要求,以及物资采购、人力、管理等成本的上升,平潭传统隧道企业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如何让家乡的隧道企业突破瓶颈,助力建筑行业更上一层楼,是林国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实验区发出“岚商回归”的号召后,随着实验区开放开发速度的不断加快和“产业集聚、隧道回归”的积极号召,释放出的政策红利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隧道企业及相关产业企业总部回归平潭。
2018年以来,锦鸡重工举办两届建筑产业发展论坛暨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展览会,为平潭隧道产业链综合交流搭建平台,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平潭籍隧道企业主,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沟通与协作、与周边产品交易等创造新契机。
“非常感谢平潭政府给我们提供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平潭建筑企业需政府重视,由政府引导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企业抱团发展,才能做大做强。”林国华相信,在岚商回归的大潮流下,一定会有更多企业和企业家回到平潭。
对于未来,林国华早就有了新的规划。拥有了两届建筑产业发展论坛暨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展览会成功举办的经验,林国华打算继续承办2020年的展会,将其打造成平潭建筑行业的品牌盛会和城市名片。
另外,建设与培育平潭隧道产业文化园也是林国华一直想做的。“希望平潭隧道产业有完善的上下游链条,平潭隧道产业文化园目前正在征地,我们想做好链条中的一环,为平潭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林国华说。
识别图中二维码可观看“岚商回归”系列报道
责任编辑:薛小洪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