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对标一流 落实改革创新
2020-09-05 08:10:50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平潭网9月5日讯(融媒体记者 周寒冰)今年,实验区深入实施“审批服务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机构改革落地生根,审批改革落细落实,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根据2020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第二阶段任务清单,共涉及攻坚任务20项,其中已完成5项,占比25%;序时推进14项,占比70%。
去年,新一轮更深层次、更具创新的党政机构大部制改革在岚岛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改革的步伐扎实而稳健,当前,实验区已全面完成区属事业单位“三定”规定的制定工作,进一步理顺区属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同时,积极创新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赋予片区管理局部分区直部门的权限,是推进实验区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片区管理局和区直部门职责权限下放实现两次“牵手”,在公安、司法、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已经下沉力量的基础上,完成了城乡交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行政服务等事业中心向片区下沉力量。实验区还进一步梳理执法职责,将商务、工信、教育等执法职责整合划入实验区执法应急局和市场监管局。
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一期)目前已完成档案数字化扫描19000卷,占应数字化档案74.8%,这是实验区实施“档案+大数据”改革,在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上取得的实际成效。据了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验区已优先开展医保、社保档案整理和数字化工作。在推进审批改革上,实验区还探索试行商事主体准入确认制,合理设置商事主体登记事项,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主体在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登记事项上的准入门槛。今年6月,实验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招商项目选址流程的通知》,为项目“安家”岚岛提供更多便利。
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海坛分中心今年7月1日正式对外运作,实验区“一个大中心、三个分中心、若干个办事处”的三级政务服务架构进一步完善,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办事圈,让市民畅享“家门口”办事的幸福生活。不仅如此,现在还有不少事项可以“全过程网上办”,依托邮政寄递、线上非税缴费功能开通、大数据数据共享、电子证照等功能的逐步完善上线,全区82%的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
继2019年12月获批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后,今年7月6日,平潭口岸再获进境种苗、进境食用水生动物两个指定监管场地资质,成为福建省首个可同时开展上述四类动植物及其产品直接进口业务的口岸。平潭海关驻金井办事处副主任杨松表示,这意味着平潭离应通尽通,打造两岸农渔产品主通道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在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水平上,实验区还全面实施“两步申报”“两段准入”,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引导,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通关整体效能。
据介绍,下一步,实验区将继续着力推进机构改革、突破审批改革关键环节、推进贸易便利化跨越式发展,推动完成30个“全过程网上办”事项的功能研发,实现95%以上高频事项不见面审批,并在四个离岛布设“e政务”服务平台,入驻常用的便民服务事项,让离岛群众办事不出岛。
责任编辑:林丹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