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片区变“输血”为“造血” 提升村民幸福感

2020-11-06 08:38:13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平潭网11月6日讯(融媒体记者 林小玉/文 江信恒/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内生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君山片区在探索和实战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变“输血”为“造血”,为实现广大村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将收益反哺村民,实现产业兴、群众富、村财增、农民乐。

交医保办宽带

提升村民幸福感

2日,在君山片区五星村村部,村民陈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操作。

“按照标准,今年我们每个人需要交310元,我们家有五口人,要交1500多元,村里给我们每人都补了210元,这样,我家只要交500元就可以了。”陈强说。

五星村共有村民558户,近2000人,帮助村民补贴基本医保是五星村惠民措施之一,于2016年开始实行,截至目前已补贴137万元。

htgc0220201106C.bmp

在五星村村部,村民陈强进行医保缴费登记

“今年是第五年,补贴的费用也从2016年的17万元,涨到今年的近38万元。”五星村村委会主任吴礼财说,经过摸底,今年五星村预计需要补贴的人数为1800人。

除了补贴基本医保,今年,五星村还与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合作,每年每户补贴300元,为村民免费安装数字电视、互动点播及无线wifi,为村里常驻的200户村民补贴三年,村民只要交基本费即可。

“这个举措很贴心,我们白天要忙农活,喜欢看的电视经常会错过,现在有了互动点播,空闲的时候就可以调出来重新看。”村民林茂平说。

那么,五星村要如何保障这些民生开支?“我们村的集体财产主要是集体征地款的结余部分放在银行储存,还有林地、荒地的出租收益。”吴礼财介绍,五星村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利用碧海银滩和石厝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修道路 建公厕 

开辟幸福新生活

“村道宽了,路灯亮了,村庄美了。”近日,在君山片区裕藩村,村民陈兆柱说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大家越过越开心,越过越幸福了。”

裕藩村的改变,要从壮大村集体经济说起。

君山片区裕藩村党支部书记施守勇说,裕藩村近年来通过海上养殖租赁、土地出租、闲置校舍出租以及临时过渡房出租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

“锅里满了,碗里就不缺。”村集体经济壮大后,裕藩村将集体经济收入“反哺”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用于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

走在裕藩村西边道路,一条笔直的水泥路映入眼帘。据悉,这条道路修建于2018年,2019年扩建,扩建后的道路长1.1公里,宽7米,成了村里车辆进出的主要通道。

除了修路,今年,村里还建了两座公厕。“现在路通了,公厕也有了,村民们收运货都方便不少,而且到了晚上还有路灯,大家进出都安心。”陈兆柱连连点赞村干部为村民办的实事。

“经济发展,最终要让群众受益,这些年,我们修道路、装路灯、建公厕,如今,村里有了大变样。”施守勇说,路的话,政府补贴了10万元,村里出了30万元,还有两座公厕,政府也补了将近20万元,村里出了28万元左右。

今年以来,君山片区积极贯彻实验区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机构改革体制机制优势,形成片区、处室、村三级任务分解,包片领导、处室负责人、包村领导、村主干四级挂钩模式,加强上下协调沟通,畅通问题解决渠道,全力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顺利完成既定目标。

“我们鼓励各村开展委托贷款,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目前52个行政村已有40个村签订了协议,贷款金额超3500万元,切实盘活村集体资源。”君山片区管理局党群工作处一级科员欧阳丛珊介绍,目前,君山片区各村主要通过委托贷款、银行利息、场地出租、养殖海产品,还有停车管理等渠道,增加村财收入,生产收入用于反哺村民,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