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丨平潭“加速度”:从“10”到“80”再到“200”
2020-12-26 09:01:27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从“10”到“80”再到“200”,我们正在见证平潭的“加速度”!
曾经挤满南来北往的人群和车辆
混杂着熟悉的“海蛎饼”叫卖声
随着渡船悠长的汽笛声
一起定格在岁月里
早年
第一辆汽车进入平潭
彼时的道路坑坑洼洼
汽车前行还需众人合力推动
细数别离心酸
又呼唤乡愁旧梦
对广阔世界的渴望
让小小的车站
成为梦想的中转站
结束轮渡的迟缓
迈向飞驰的发展
小岛梦想一朝变成现实
“海峡号”携手“丽娜轮”
凭借东风,劈波斩浪
连接起两岸商客往来的便捷通道
转动的车轮驶过旧景
铁路的轨道延伸到未来
岚岛描绘广阔的发展图景
“10”时代
十年前,平潭人要想出岛,乘轮渡到福清小山东码头是唯一的选择。10公里每小时就是平潭人民长久以来的出岛速度。从1976年,平潭娘宫轮渡所成立;2010年底,轮渡退出平潭出岛的历史舞台。在娘宫码头开了34年客运轮渡的驾驶员李基忠,见证了一代代客运轮渡的变迁。
李基忠清晰地记着1.6海里的航程,需用20分钟;遇上6级以上的大风天,速度更慢。出岛,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刚开始每天只有两艘轮渡,夜间也不渡运。到了2010年,也只有四条轮渡来回跑,等上几小时是常有的事。遇上台风天,基本要停航一个星期。”
“80”时代
2010年通车的平潭海峡大桥犹如一根大动脉,首次将平潭岛和岛外陆地联通。平潭人民的出岛速度从10公里每小时,一跃达到80公里每小时。至此,平潭人民“看天气出岛、靠轮渡出行”的时代成为了历史。
李小玲是平潭一名资深导游。2006年她带第一个旅行团时,没有什么人知道平潭。但这几年,她每年都要带上百个团。这个改变,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交通的变化。“桥通了,轮渡史结束了,客源量也增加了,游客不仅有来自省内的,还有来自周边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她说。
“200”时代
经过7年建设,福平铁路让拥有“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定位的平潭进入高铁时代。首列运行的“和谐号”列车将以2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跨越海坛海峡。高铁的开通,也将拉近平潭与世界的时空距离。
条件成熟后,福平铁路还将实现客货共线,这也为平潭物流贸易迈入“高铁时代”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台北快轮’+福平高铁”,贯穿台湾—平潭—欧洲的“台平欧”海铁联运将形成低成本、高速度、快通关的比较优势,使物畅民通惠及沿线国家。
文字:陈梦菲 孙梦玲 林舒玲
手绘:陈耀峰 张 凯
图片:资料图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