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惧征程多艰险 敢教日月换新天——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者群像

2020-12-26 11:20:53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平潭网12月26日讯(融媒体记者 林舒玲 周寒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历经7年多建设,这一全长逾16公里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在12月26日全面开通运营。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峡公铁大桥,堪称世界交通建设史上的新标杆。

↑大桥施工现场 念望舒 摄

国家工程、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中国桥梁建设者队伍。7年间,他们顺境不骄、逆境不馁,在海坛海峡上“作画”,在大海深处“穿针”,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彰显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中国奋斗精神。

这些大桥参建者中,有工程师,有一线工人、有夫妻、还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更有一批牺牲“小家”成就“大家”的平潭人……他们用智慧与汗水,书写了一个个桥梁建造的传奇。

大桥工程师

与潮共鸣 天堑通途就此开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虽然是2013年开始建设,但是在此之前,大桥的工程师们并没有“闲”着,他们提前谋划,为大桥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王东辉是中铁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项目总工程师,他和大桥有着不解之缘。

“2010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筹备大桥的建设。2012年,中铁大桥局还专门成立了筹备组,由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来指导大家研究建设工作。”王东辉表示,同年6月,他和设计院的同事们第一次来到平潭开展海上踏勘,“邂逅”了这片充满未知的海域。

“现场情况加上之前对大桥的了解,我觉得这座桥的技术挑战非常大。当时国内技术界对大桥将来的修建和很多技术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也是有很多质疑的声音。”王东辉回忆道。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为了建好大桥,让这个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大桥工程师们参考国内外跨海大桥建设的经验,再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同时,大桥工程师们还联合设计院、科研机构以及国内高校开展科研攻关,探索解决相关问题的科学方案。

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桩基施工中,从直径2米、2.2米、3米到超大直径4米、4.5米,施工中每一根桩都有不可预见的复杂情况。而成功施工的秘诀,离不开前期在岸上多次试桩,也正是在不断试验中,设备参数和桩基参数才最终得以准确设定。

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减少浪、涌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同时增加有效作业时间,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桥采用长栈桥加施工平台方案,将岛屿和海上平台作为生产和生活基地,分别修建栈桥连通至各墩位,将海上施工转化为栈桥及平台施工,实现人员、物资往来畅通无阻。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破解难题中,一个超级工程最终得以诞生。王东辉说,超级工程的建设与工业实力紧密相关,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不仅仅是人多力量大就可以实现的,这其中包括材料、设备供应、高科技技术、技术人员保障等。“在建桥中,我感受到的正是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王东辉补充道。

大桥的建设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大桥工程师们的工作并未结束。“大桥建成后,我最想记录的就是大桥通车后的使用情况,进一步验证我们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为接下类似桥梁的建设积累更多经验。”王东辉说。

设计师们在勘探地质现场 通讯员供图

涉迁群众在大桥上欣赏秀美的家乡风景 林映树 摄

王东辉(中)向调研组介绍大桥建设情况 通讯员 供图

大桥设计师

挑灯夜战 合力攻坚破难题

鸟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犹如一条长龙横跨海上,颇为壮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一个大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前期系统性的规划和工程师们不懈的努力。

早在2010年,原铁道部计划司下达勘察设计任务书,铁四院、大桥院正式开展预可(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作为福平铁路的设计单位,铁四院承担着陆上段和跨海段5.17公里的设计任务。为了做好这个世纪工程,铁四院在设计之初便组织了一个30人左右的设计团队,团队成员都是桥梁设计领域的精英人物,他们有的精通基础设计,有的擅长水文勘测,有的通晓桥梁结构……

杨利卫是铁四院桥梁院的工程师,从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立项研究起,他便参与其中。“我都可以算得上半个平潭人了。”杨利卫说。因为大桥的设计工作,大桥设计师们来平潭的次数数不胜数,也正因为这样,杨利卫对平潭的认识从一无所知变成了熟门熟路。

杨利卫依然记得第一次登上平潭岛的场景,彼时平潭对外交通靠的还是轮渡,这让他和同行的设计师们更加明白这座桥对于平潭的重大意义和肩上沉甸甸的任务。在平潭,大桥设计师们需要收集风、海洋、洋流等情况,并勘探海底地质。单单地质勘查,设计师们便花了半年的时间,他们一逮到天气好的时机就到海上去钻探。而这里的“特产”——风,让设计师们印象深刻。夏有台风,冬有季风,海坛海峡一年刮6级以上大风的日子超过300天。

“说实话,拿到这样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我们的心情开始是很忐忑,因为设计难度不小。”杨利卫说,风大、水深、礁多、浪高、流急、涌险、地质复杂,加上航道多,无论哪一项都是不容易的,而这些都叠加在一起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越是难的问题,越是能够激发设计师们的挑战欲。面对严峻的考验,大桥设计师们围绕桥梁结构、防风、防腐等方面开展了50多项专题研究。每到深夜,设计师们的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整个办公室只有键盘的敲击声,见证着一个又一个难题的突破。最终,大桥设计师们交出了6000多张的设计图纸。

“每个方案都是在无数个方案中比选出来的,才形成了最终结构安全、节约投资、便于施工的方案。”杨利卫说,每个人都是大桥建设中的螺丝钉,正是他们精益求精地做好每项工作,才造就了这个世纪工程。

参建单位

保驾护航 党建引领聚合力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自开建以来,得到了平潭各参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项目建设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插在桥上、堡垒建在海上,有力推进项目建设。

回忆起刚抵达平潭小练岛时的光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大小练水道段的项目副书记王良兴记忆犹新。当时,岛上还比较闭塞,村民也不理解建设工作,建一个临时项目部,整整半年都谈不下来。

初遇交流瓶颈的当下,实验区交通集团、原岚城片区管理局等部门迅速提供有力支持,他们组织大量征迁干部,走进小岛,与村民沟通,循循善诱。在各单位的通力协作下,征迁工作顺利完成,项目建设渐渐步入正轨。“正是这些党员干部们耐心跟我们沟通建设大桥的意义,才让我们真正转变观念。”村民杨大爷表示,“让步”可以实现家乡的进一步发展,造福子孙,很值得。

早在项目开建伊始,实验区交通集团就联合各参建单位,成立了三个基层党支部。“我们立足抓好工地党建标准化和项目建设标准化的对接融合,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全力投入大桥建设中。”实验区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玉仁说。

在过去的时间里,有不少像实验区交通集团这样的参建单位,他们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八方支援,共同为大桥的建设保驾护航。

微信图片_20201226113246.png

↑工人在操作设备确保作业质量 汪翰 摄

一线工人

祖孙三代 传承同一个梦想

谈起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设经历,曾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的中铁大桥局福平铁路三标三分部项目部副经理庞孝均感慨连连,他是最早的“建桥禁区”挑战者之一。

庞孝均出身于桥工世家,父亲也是老一辈的桥工,参与过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而庞孝均负责的装吊工作,可以说是桥梁建设中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种。作为一名装吊工,庞孝均在30年的装吊生涯中历练,拼装各种打桩锤、吊机30余台,技术革新20多项,解决上百个技术难题,获得数十个奖项,已经成为中铁大桥局的“金牌技术工人”,这一切与他的责任与担当不可分割。

庞孝均回忆道,参加大桥建设以来,自己几乎没有回家过中秋节,“一年365天,跟工友在一起的时间至少都有300天,父母小孩现在都已经习惯了”。

庞孝均说,他参与建设的大桥并不少,有京九铁路孙口黄河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四桥等重大项目,但像平潭这里风大、浪高、水深、流急、岩硬等恶劣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未见过,这也给他接手项目带来极大考验。

令庞孝均印象颇深的当数在平潭桥主墩S03号墩钻孔平台施工期间,2015年1月正值海峡最冷的时期,月平均风速在8级以上,浪高达5米,钻孔平台钢管桩插打施工难度大,有时刚打好的钢管桩,第二天早上就被冲歪了。

“虽然很困难,但每一次的克服对自己都是一次突破。”庞孝均说,面临着这个大难题,大家并没有退缩,经过一番总结后,他提议加大受力范围,最终项目完成施工。

庞孝均坦言,自己之所以选择造桥这个行业,是因为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给了他在这条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的信心。而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下,女儿庞春燕在上大学时也选择了桥梁相关专业。毕业后,女儿也选择进入中铁大桥局,成为庞家第三代建桥人,并且曾有一段时间被调到项目部,与父亲并肩作战。

微信图片_202012261132461.png

↑工人在测量钢筋笼间距赵毅 摄

丝毫必较 钢轨上的“精调师”

蔚蓝的海坛海峡,风高浪急。在福建福平铁路线上,两台橙黄色的大型养路机械和一支特殊的钢轨“调音师”队伍正在紧张施工。

“线路方向数据多少,超高多少,请核定曲线要素……”在这台DLW-48型捣固车上,鹰潭工务机械段技术员李纲手持对讲机,一边与测量的工友通话,一边操作100多个按钮。

“福平铁路近期正在精调施工阶段,只有夜晚才有空闲作业,我们已经连着干了15天了。”李纲说。

另一处,大机操作工吕志军脚下灵活控制着机器的走行、停驻、调整,时不时透过驾驶窗观察轨枕间的捣固头,有序把控着捣固车向前推进。

“每公里试捣线路水平和方向误差都不能超过2毫米。”李纲说,在钢轨和道砟间作业,这么大的铁家伙一不留神砸在轨枕上会惹出大事故,用对讲机确认精确度符合要求才能继续前行,“作业时连个喷嚏都不敢打”。

“最难熬的就是夜间施工,由于施工作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车辆设备在长时间作业后容易出故障。”吕志军说。深夜里,呼啸的海风吹在铁道上,透着一丝凉意。为缓解困意,吕志军每次都会从大机器上下来,清醒一下,再找个避风的角落,邀几个操作手探讨操作技巧。

历经5个余小时的施工,两台大型养路机械车辆完成了近8公里的施工作业,然而对于他们而言,工作却还没有结束。

“维护设备最耗时间,4000多万元的机器,金贵得很。”李纲说。凌晨5时45分,把作业完的大机器开到停车处,检查、擦拭。李纲钻到车下,给徒弟们介绍常出问题的部位,并让徒弟们拿出本子,把这些部位、故障特征一一记下。

时针指向上午7点,李纲下令收工。然后,他拿出手机站在高处,对着这座世界瞩目的大桥拍摄了一张美景,嘴里自豪地念叨着:“希望能坐上这趟动车,体验一回自己修的路。”

微信图片_202012261132464.png

↑鹰潭工务机械段工人在乌龙江大桥上监控车辆作业汪翰摄

微信图片_202012261132463.png

→庞孝均在大桥上查看施工进展罗京新摄

不惧酷暑 坚守岗位战高温

烈日炎炎,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炙烤,他们奋战在一线,他们就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钢筋工人。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钢筋工人充当着重要角色,也正是他们这样不惧酷暑、坚守岗位的敬业奉献,才让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有了如今的辉煌成就。

作为钢筋班组的领班,裴守朋坦言,每个工种都有它的难点,像钢筋工,高温是一大挑战。“钢筋在高温底下能达到五六十度,好多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手上都被烫起了很多水泡,如果再加上电焊,温度就更高了。”裴守朋补充道,高温作业手上容易出汗,在电焊施工中还存在触电安全隐患。

钢筋工人王长茂来自安徽马鞍山,从事这行已经20多年了,以往施工的多为陆地桥,这次是他第一次在海上施工。面对着平潭严峻的海上施工条件,尤其是夏季的高温,王长茂的身体一直在接受极限挑战。“不过能参建这个世纪工程,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王长茂说,“假如有机会,以后带我的儿孙到这来看看,到时候也可以跟他们讲这里的建造故事,那该有多自豪啊。”

微信图片_202012261132465.png

↑于东升和妻子张楠手拉着手,在大桥上拍婚纱照通讯员供图

微信图片_202012261132462.png

↑工人们不畏艰险在大桥上顶着海风作业通讯员供图

建桥夫妻档

苦中有甜 陪你建桥也浪漫

在建设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过程中,曾有这样一幕感人的画面。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四公司福平项目安全质量环保部副部长于东升和妻子张楠手拉着手,在大桥上拍下了婚纱照。

婚纱照里,一对新人幸福地笑着,大桥长长的纵深感给人以雄伟的气势,背后是一同参建大桥的同事们。“让大桥见证我们的爱情,相信我们建设的大桥与我们的爱情一样坚固。”于东升激动地说。

选择在工地上结婚,对每个对爱情抱有幻想的女孩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张楠却做到了。不仅如此,她还从一名人民教师,转战为一名大桥一线建设者,她所有选择的初衷,就是为了和于东升在一起。

“在一起”,对坚守建设一线的建桥人来说,都是奢侈的。于东升和张楠自大学起就是恋人,2014年毕业后,于东升投身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张楠留在老家当了一名教师,两人也因此开始了异地恋,一过就是三年。

2017年,于东升始终如一的体贴和爱,让张楠作出决定,放弃她稳定的教师工作,跟随于东升的脚步,来到平潭的大练岛建设工地上,成为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看着大桥一天天的长成变成了我们的成就,朝一个目标努力,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大。”这是这对年轻人的心声。自此,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过程中,像于东升和张楠这样的夫妻档也有不少。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四公司福平铁路项目副经理丁岩和妻子林平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不让丁岩孤军奋战,2017年,和丁岩一直异地的妻子林平主动申请调到大练岛,成为他的同事。

“过去两人只能依靠电话联系感情,一起来到平潭之后,我们的感情也升温了很多。”丁岩说,虽然两人每天都各自忙碌,很多时候只能在吃饭、睡觉时见面,像工地上的“牛郎织女”,但共同的建设目标让他们守望相助,彼此鼓励扶持至今。

和丁岩一样,来到平潭后,林平把项目部当成一个大家庭。在大桥的建设期间里,林平没有一天早于晚上十点半下班。“除了要完成工作之外,我觉得办公室亮着的这盏灯,就像回家时家人等你的那盏灯,特别暖心。”林平说。

而于东升和张楠、丁岩和林平,恰恰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无数建桥者们的缩影。他们是工地上“夫唱妇随”的模范佳偶,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和生活环境,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顽强的毅力坚守在这座岛上,最终也创造了大型、高难、海上、公铁合建桥梁的施工奇迹。

责任编辑:陈耀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