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2021-02-05 08:25:49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融媒体记者 王婷

拉长时间纬度,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以来,在起步发展、破冰腾飞的每一步,都是踏着时代发展的节拍砥砺前行。回眸“十三五”,实验区创新发展的浪潮,又是怎样地奔涌向前?

平潭特色产业集聚区

“十三五”期间,实验区始终把创新工作摆在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在体制机制、产业培育、对台融合、生态文明等方面打出了创新发展“组合拳”,不断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融合,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新潜能充分释放。

这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实验区更是点燃创新发展引擎,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自贸试验区建设、新兴产业布局、营商环境优化……创新的脉动,随处可以感知,为实验区开放开发交出了一份新时代精彩答卷。

创新试验 书写自贸发展“新华章”

首批“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在岚发放

勇立时代潮头,向创新要动力,平潭自贸片区建设才能注入不竭动能。

全国首创台湾地区有关规定专才实习实训试点、全国首创“委托公证+政府询价+异地处置”财产执行云处置模式、5G通信基站建设“快车道”模式……“十三五”期间,平潭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构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扁平化、高效率的“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三区叠加管理运作模式,在两岸融合发展、社会治理、国际旅游岛建设等领域先行先试,开展了220项创新试验,形成了193项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86项,对台创新成果占福建自贸试验区七成以上,结出了“平潭试验”的累累硕果。

新时期新发展目标,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因此,如何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赋予其更多的时代内涵,成为摆在平潭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持之以恒、持续不断向改革、向创新要出路、要活力,成为破题之关键。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四篇文章’、攻坚‘八大工程’,持续在对标前沿、系统集成、对台融合、民生服务上下功夫,做到重点突破一批、扩大流量一批、先行先试一批、提升民生有感度一批,深入开展自贸创新试验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以点带面推动自贸改革实现新突破。”实验区创新研究院院长朱海光说。

创新科技 跑出新兴产业“加速度”

瑞谦智能研发的高科技产品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唯有让企业在科技创新大潮中挑大梁、当主力,才能防止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

智能人体测温双光半球仪、瑞谦全新动态可见光人脸加体温检测终端……走进平潭新兴产业园示范区,福建平潭瑞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谦智能”)通过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展现在眼前。在实验区疫情防控期间,测量体温成为重要防疫措施之一。对此,瑞谦智能在顺利复工复产后,依托科技创新,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热成像人体体温筛查方案,非接触式检测人体温度,实现快速安全地筛查出体温异常人员,为实验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随着复工复产提速扩面,市场逐渐回暖,企业订单量也有所增加。”福建平潭瑞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环说。

作为首批入驻平潭新兴产业园示范区的企业之一,瑞谦智能主要从事人工智能软件开发,致力于实验区智慧城市建设,如今已成为平潭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公司销售额也从最初每月数百万元突破至千万元。“创新,一直是我们企业各项工作的核心,这也让我们今年的销售额较去年有了多倍的提高。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把创新理念贯彻于产品研发、人才引进、企业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中,助推企业做优做强做大,为实验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周环说。

瑞谦智能的创新发展是平潭新兴产业园示范区谋划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布局的一个缩影。作为平潭新兴产业的孵化窗口,新兴产业园示范区目前已入驻10余家创新型企业,为推动实验区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链式”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十四五”,创新驱动下,平潭新兴产业园示范区将继续扬帆起航,奔向“新未来”。“新兴产业园示范区建设在实验区打造创新链、价值链中大有可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抓好园区的实践创新,着力引进一批价值高、实力强的高新企业,示范带动园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跑出新兴产业‘加速度’。”实验区经济发展局产业与协作发展处处长林宏说。

创新制度 建设营商环境“新高地”

企业经办人在行政服务中心“一窗通办”窗口办理业务

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体制机制改革就是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十三五”是实验区加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五年。瞄准发展目标,平潭充分发挥“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多重政策叠加优势,坚持先行先试,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痛点问题,全面推广“一窗通办、全岛联办、全程网办”;率先在全国推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和监督管理改革创新;上线试运行商事主体准入确认制“秒批”平台,实现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全流程智能审批……一系列涉及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的创新举措频频出台,实验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台胞台企服务中心通过创新高效便民模式,整合涉台审批事项,实现“一口受理”,为台胞提供便利

唯有继续“栽好梧桐树”,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引“金凤凰”来到平潭这片沃土,蹁跹翱翔。“现在网上系统可以智能审批,省去了原来等待人工审核的时间,直接一步到位,马上就能领取营业执照,非常方便。”日前,得益于商事主体准入确认制“秒批”平台上线试行,市民林苗在行政服务中心官网上自主申办企业,填写相应信息后,通过闽政通APP完成面签,全程不过十来分钟,便领取到了首张由“秒批”平台签发的营业执照。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更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唯有创新,行政审批工作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助推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实验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顼表示,接下来,将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改革决心和实际行动,依托“放管服”三管齐下、协同推进,为企业和群众克难点、疏堵点、除痛点,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努力建设营商环境的新高地,为实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林丹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