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挑刺出汗 只求服务更出彩”2021《问政平潭》第三期完成录制

2021-06-26 17:31:15 来源:问政平潭

24日晚,全省首档全媒体问政节目《问政平潭》2021年第三期上线录制。节目将于7月6日20时15分,在平潭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敬请关注!

节目现场

本期节目聚焦如何写好旅游文章,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节目邀请实验区旅游文体局、市场监管局、旅游集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接受问政,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作为政务观察员对上线部门负责人的答复进行现场点评、指导。

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邓伟斌参加节目录制。

政务观察员、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 陈训明

节目录制现场先后播放的两个短片,直指实验区在影视服务以及旅游住宿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短板,上线部门则面对镜头,针对相关问题症结现场做出解释解答。

节目中,部门负责人被问政

节目中,部门负责人被问政

由旅游达人、旅游从业者、媒体代表、专家学者组成的问政代表团各抒己见,对平潭如何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打造旅游品牌建言献策。

节目现场问政代表举牌投票

近年来,平潭的影视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旅游+影视”逐渐成为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大亮点,为平潭旅游聚集了不少人气。尽管影视产业成为了平潭的核心产业之一,但在影视服务方面仍需提升服务质量。

当晚的节目中,针对曝光的部分问题,旅游行业协会代表表示,下一步将发挥好内外协调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共同促进平潭旅游稳定发展。

政务观察员、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点评指出——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各级干部要与脚下这片澎湃的大地谈恋爱,不仅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更要加大感情的投入,更精细化的服务,更具感情的投入才能让旅游业保持健康发展和持久的生命力。

建设国际旅游岛人人有责,人人有为,人人可为。各级干部、老百姓、各类市场主体,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不要只看到人民币,要看到人。要真正发自内心为服务对象去思考,拿出最大的热情,展示最大的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

《问政平潭》的起点是出汗,终点是出彩,要敢于面对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要继续地把《问政平潭》一期一期的办好,一件一件事落实好,一个一个环节去抓好。未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肯定是一个美好,让人心生向往的平潭,让一个人来了又想来的平潭。

不怕挑刺出汗,只求服务更出彩,这是《问政平潭》初心所在。本期节目曝光了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短板问题,让上线部门红脸出汗,直面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弥补不足,让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更出彩。

自2016年获批国际旅游岛以来,平潭已走过五年时光。

这五年,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已经足够出彩。2021年“五一”期间,平潭共接待游客58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超16万人次,为近几年节假日单日接待游客的高峰。“旺季模式”之下,海岛旅游“别样红”。

从初创起步、配套不足到如今对标国际、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绘出“平潭蓝”的美丽画卷。数据显示,2018-2019两年的游客量,接近于前十年的总量,旅游收入相当于前十年的2倍。

亮点数据的背后,得益于实验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破解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瓶颈为重点,对标攻坚特色鲜明滨海旅游工程工作方案和“旅游大文章”实施方案,探索高质量旅游发展之路。

近年来,平潭紧紧围绕“化危机为转机、化流量为留量、化景点为景区、化品质为品牌、化风景为风情”的要求建设和提升北、南、东、西4个方向195公里生态廊道。

串联7个风景名胜区,带动90多个村落旅游开发,国际旅游岛迎来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平潭内挖外拓,点面结合,量质并举,为全域旅游提供服务支撑,通往景区的"最后一公里"彻底打通。坛南湾、仙人井、将军山、石牌洋等传统景区提升改造,焕然一新。

旅游业态百花齐放。“68”小镇、滨海漫步道等“网红打卡地”异军突起,“旅游+影视”赋能发展新业态,电影《守岛人》《阳光姐妹淘》等影视作品落地拍摄,新兴影视旅游打卡地越来越多……美丽“颜值”溢出“美丽经济”,“追星”“追泪”大军一波又一波涌入国际旅游岛。

软硬兼施,全域旅游正兴起。平潭,正伴随着"千年一遇"的历史节拍,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追梦途中一路奔跑。

《问政平潭》2021年第三期合影

文字:林彤欣  周艺涵

图片:江信恒  资料图

责编:林泽强  林晓玲

监制:卢晓超

总监制:高   芳

责任编辑:林丹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