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商回归 平潭浪涌丨阳光生态农业集团董事长杨光平:不忘来时路 守好“肉摊子”
2021-07-18 09:14:24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阳光生态农业集团董事长杨光平
平潭网7月18日讯 (融媒体记者 林小玉/文 江信恒/摄)“杨总,您好,我前两天有联系过您,我们夫妻俩过两天就到平潭了,我们的能力,您放心。”16日上午,杨光平在办公室接到一个求职者的电话。他告诉记者,企业要发展,人才少不了。
杨光平是福建阳光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阳光生态农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1984年,杨光平从部队退伍,后来开起了养猪场。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经验不足,这个“门外汉”先后亏了几百万元。
部队的经历磨炼了杨光平不服输的意志,总结失败经验后,他再度入场,引进新美系二元母猪,并聘请专业技术团队和兽医。1998年,养猪场母猪存栏1000头,年出栏商品猪2万头,企业逐步走上稳步营收的道路。
在杨光平的带领下,阳光生态农业集团不仅成了平潭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还是福建省副食品生猪直控基地、省特大型养猪基地和中央生猪活畜储备肉基地、国家养猪标准化示范场。企业现有能繁母猪6000头,年产商品猪10万头,二元种猪5000头。
在这样的规模后面,藏着的是杨光平的生意经——“党建+人才”。
企业运转起来后,杨光平在管理上花了很大心思。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公司有3名党员。“如果不是党和政府扶持,公司也走不到今天,何不成立党支部,通过党员带领,公司一定能更上一层楼。”杨光平说干就干,聘请了有党建工作经验的离退休干部,作为顾问开展公司管理。杨跋凌就是杨光平请的顾问之一。
据介绍,杨跋凌是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为了将党建工作做好,杨光平“三顾茅庐”,请杨跋凌到集团任党建顾问,并拨了10万元资金,用于开展党建工作。“一方面我们鼓励员工入党,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招聘党员员工,就是希望能做到与公司规模匹配的党建力量。”杨光平说,经过发展,集团的党员从原来的3个发展到如今的17名,另有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4名。
中共福建阳光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成立后,在公司日常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最令杨光平难忘的当属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
阳光生态农业集团的猪肉供应占了全区市场80%的份额,在防控措施严峻的时候,岛外车辆要进入平潭并不容易,面对如此大的供应量,该如何稳定生产,保障区里的“肉摊子”供应?
“越是困难越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把已返岗员工召集起来,分成5个工作组,每个小组都由党员带头,任务包干,保障实验区防疫期间的肉品供应。”杨光平认为,做企业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企业发展不能纸上谈兵,行动很重要,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杨光平从未停止过学习,只要有机会,他就到全国各地养殖场学习他们的管理理念,寻找人才。而杨光平做的,不仅是把人才“引进来”,更是让人才“留下来”。
“我把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进行结合,各个部门的骨干领军人物都是党员,每年公司都拨出一定经费用于党建工作,带领党员干部出去参观、学习。”杨光平介绍道。
“我是个老党员,也在这工作很久了,公司发展好,工资高,待遇好,大家都愿意留在这里。”阳光生态农业集团基建组组长林恩炎说。
“从杨总和其他党员身上,我们看到很多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将把他们作为前进的方向,把生产做好,继续为大家提供安全的猪肉食品。”阳光生态农业集团技术总监周青说。
慰问困难党员、资助贫困大学生……心存感恩的杨光平每年坚持做公益。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取得了多项荣誉,而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和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等称号。2020年,杨光平顺利入党,他说:“不论何时,要不忘来时路,有正能量才能进步,要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林丹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