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新貌丨裕藩村:“红”“蓝”相映 扮靓渔村
2022-05-23 09:11:36 来源:平潭网平潭网5月23日讯 (融媒体记者林小玉/文 江信恒/摄)初夏时分,裕藩村的空气中飘散着浓郁的草木清香。
裕藩村位于君山片区,原名盘团村,是人们为纪念平潭早期党的主要领导人与革命武装的创建者周裕藩而更名。近年来,裕藩村坚持讲好红色故事,发展蓝色经济,一幅渔村蝶变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裕藩村码头,渔民们喜上眉梢
传承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近日,走进裕藩红色文化广场,裕藩村党支部书记施守勇告诉记者,这里是村里目前重点规划建设的广场,将打造成裕藩(大富)地区革命文化展览馆,作为党员、群众进行经常性革命传统教育的展示基地,通过讲好红色故事,让革命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周裕藩17岁入党,25岁牺牲,他留下来的不仅是名字,还有精神。在周裕藩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
在周裕藩看来,为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为人民谋幸福而进行革命,是他这一生最光荣、最骄傲的决定,也是他生命的意义。
如今,每每提起周裕藩和当年的这段红色历史,施守勇依旧心潮澎湃。“我家就住在原盘团小学隔壁,小时候经常听长辈讲起周裕藩光荣的革命事迹。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要铭记革命先烈的付出,学习革命故事、汲取精神力量,这也是我们筹建裕藩红色文化广场的初衷。”施守勇说。
现如今,裕藩村以“红色+蓝色”的发展模式,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施守勇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周裕藩烈士的革命精神为魂,打造好原盘团小学这一革命旧址,让更多人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周裕藩的红色故事,传承其革命精神。”
积极转型渔民收入增多
“大伙动作麻利一些,一会儿更热了。”眼下,正是平潭鲍鱼和海蛎等海产品收获的季节,在裕藩村码头,随处可见一片忙碌热闹的丰收景象。
“我们从早上五点多忙到现在,今天这批货要发往莆田,都是对方来看过后直接下单的。”渔民林克全说。
林克全是裕藩村村民,2016年开始养殖鲍鱼,如今养了10000多笼。他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前两年鲍鱼经济效益一般,今年单价涨了,收入也跟着多起来。
“我们村澳口面朝南,水质好,今年没有台风影响,鲍鱼存活率也高,新鲍品质优良。”林克全笑着说。
当日,与林克全一起到码头感受丰收喜悦的还有渔民韩圣义。不过,他收的是海蛎。最初,韩圣义与村里其他人一起从事海上捕鱼,后来由于海洋捕捞效益逐年下降,他便尝试转型,养起了海蛎。如今40多亩的海蛎养殖区,也给他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裕藩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渔村,村民们都过着靠海吃海的生活,以海洋捕捞为主。早期村里有捕捞渔船30多艘,现在只剩下3艘,渔民也开始转型从事海上养殖。
“现在我们村的渔民分为两拨,一拨还在从事海洋捕捞;另一部分转型做海上养殖,以鲍鱼、海蛎、浮蛎、明虾养殖为主,目前全村养殖面积已超4800亩。”施守勇介绍,眼下大家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村貌变样群众生活更好
迥异于码头忙碌的景象,裕藩村整洁的村道、成片的农田,一派古朴自然、宁静祥和的村貌在其间相映成趣。
顺着裕藩村主干道,两侧的石厝墙格外引人注目。“践行雷锋精神 争当道德模范”“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吹响小螺号”等墙绘从村口一路延至村部,不少路人经过这里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施守勇告诉记者,这些墙绘是聘请专人绘制,主要围绕红色革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进行设计创作。这些墙绘不仅传递了裕藩村的精神文化,也为这座古朴的渔村增添了青春和活力。
“越变越美,越变越和谐”是村民们对裕藩村变化的统一评价。“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村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升。现在村道几乎看不到随地乱丢的生活垃圾,邻里之间讲话也变得温柔,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村民周谋升说。
谈到环境卫生,不得不提及裕藩村的码头。众所周知,海上养殖难免导致码头卫生脏乱差,但裕藩村码头却很整洁。原来,为了避免渔民们因为养殖破坏村容村貌,裕藩村“两委”制定了村规民约,要求渔民必须将养殖垃圾储存在指定位置,由专人负责清运。
“这项工作由老人会协助,我们每天也安排村干部到码头值班,还将码头的监控设备连接到村部,方便我们随时了解渔民垃圾处置动态,确保生产生态两不误。”施守勇说。
此外,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渔民货车进出,近年来,裕藩村积极争取资金,修建马路,建设公厕与活动场所。如今村容村貌改变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渔业产业也在发力,村民幸福感也越来越强。“村里还专门建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儿童活动室等,解决‘一老一少’休闲问题,我们都觉得非常好。”周谋升对裕藩村的变化赞不绝口。
责任编辑:林巧薇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