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智慧·平潭篇⑧丨全球首个!平潭风能产业越“刮”越大
2023-06-30 09:25:44 来源:平潭网 作者:何燕6月28日下午,平潭外海“站”起了一个大家伙——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经过30多个小时的安装,这台风电机组正式加入清洁能源提供者的队伍。
“这里年均风速超过9米每秒,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达3500-4000小时,是我国唯一可以跟北欧媲美的海上风电场。”说起平潭外海的风电场,三峡集团福建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不由点赞。
风,这个曾经阻碍平潭经济发展的“拦路虎”,现如今却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成为平潭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动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是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战略,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平潭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一岛两窗三区”战略蓝图大步迈进,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也先后摸索出一些经验和路子,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培育、产业与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刘建平说,台湾海峡类似于一条宽阔的山间峡谷,叠加东南沿海常年受冬夏季风、海陆风和热带气旋的影响,形成“狭管效应”,使海坛海峡成为世界三大风口之一。海坛海峡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这也是大自然的另一种赠予。
这份赠予,更是一种考验。
要在如此大风的影响下安装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叶片,是整个项目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工序。高空吊装巨大的叶片和轮毂,极易产生晃动,且叶片在安装对接时,需将176颗直径42毫米的高强螺栓插入直径45毫米的螺栓孔内,安装误差须控制在1.5毫米以内。
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528次“穿针引线”,实现三支叶片的精准对接,项目施工方从广东调来全球首艘2000吨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
“白鹤滩”号向上竖起的桩腿长达120米,水面之下的桩腿直插海底,穿过淤泥直达硬顶层,支撑平台立于海上。其配置的DP2级别动力定位系统,可以保障作业者在风高浪急、暗流涌动的复杂作业环境中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回头看,平潭在风能资源上的探索不止于此。
2021年12月24日,中国首个海上分散式风电项目——福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照明工程分散式海上风电项目建成,运用开创性设计将风变成了“能量源”,为大桥创新运营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2年,平潭大胆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在试验风电场投放缩略型深远海养殖装备——金属养殖网箱。试验养殖石斑鱼等,深入开展风电场各类环境下对鱼类不同影响的技术研究,形成在特定环境下鱼类养殖的整体技术方案,为福建省探索推广深海养殖装备在风电场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撑。该试验已具备进一步推广示范的可行性,有望实现“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面休闲观光旅游”。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还实现了我国海水养殖网箱智能化技术的高度集成。通过在金属养殖网箱科学布置GPS、视频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水下机器人、智能浮标等智能装备,综合集成深水检测技术,对养殖网箱、养殖情况、风电机组、环境条件进行参数化和视频监控,通过手机、电脑就可实时查看数据。“我们为新一代养殖技术创新以及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该项目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
如今,在平潭,风换成了电,也换来了产业。
目前正在建设的平潭新兴产业园综合开发(一期)项目,正是实验区推动落地的首个“以资源换产业”的重大投资项目。今年5月,华润新能源控股中选了平潭B区及平潭草屿海上风电开发项目。此前,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已中标了平潭A区海上风电开发项目。
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发改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平潭已经由“风电换资金”的传统模式向“资源换投资”长远方向转变,以风能资源为筹码,借助央企和大国企政策倾斜、资金雄厚、社会资源丰富、产业链齐全等优势,做好风电产业链大文章。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