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石头厝迎风"逆生长"
2023-07-31 10:33:28 来源:平潭网 作者:林彬彬 林彤欣丨文 江信恒 林君斌丨摄在平潭,碉堡般的石头厝庇护着平潭人一代代成长,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特色民居,也是海岛祖先“斗天战地”的智慧结晶。随着时代的更迭,有些石头厝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荒芜,有些石头厝则在尊重和呵护中获得新生。除了一座座舒适漂亮的民宿外,餐厅、复合空间、音乐工作室……不少石头厝通过海岛人民巧手改造,成为充满生命力的新空间,滋养着新一代的海岛人创造出新生活、新故事。
漂空间:融合人文艺术
“我觉得去改造这样一座房子,对我来说是一种家的延续。”在平潭68海里景区附近,有这样一所“绿房子”,它的外墙布满爬山虎,房子里都是简单的旧物改造的家居,走进这座“漂空间”,仿佛步入主人大熊对生活的极致热爱。
大熊在制作手冲咖啡。
烧水、量勺、冲泡……随着大熊递来一杯手冲咖啡,这个小小的空间里瞬间弥漫着氤氲的咖啡香,喝着手冲咖啡在小院里看书,伴着海风轻拂,风铃轻响,时光静谧而悠长。咖啡厅,只是大熊当前的生活一隅。橱柜里,各色的碗碟杯子满满当当,每一个物件都有它专属的故事;木架上,各种形态的手工作品陈列开来,这些都是大熊从海边捡来的漂流木制作而成的;墙上还挂着大熊的手机摄影作品,每一张都是属于海岛的生活印记。
“绿房子”已成游客打卡地。
在石头厝的房前屋后,还种植了100多种植物,包括30多种绣球以及12种的三角梅,让整个空间充满绿意,在石板凳里随地一坐,就是最佳摄影角度。“我很喜欢手机摄影,所以空间的许多场景都是按照摄影的构图来设计的。”大熊说,这座老石头厝是爷爷建造的,这里有很多儿时的回忆,因此在改造的时候保留了石头厝的结构,只是在功能上赋予这个空间更多的可能。
“漂空间”里都是由简单的旧物改造的。
据大熊介绍,“漂空间”既可以是咖啡厅,也可以是个人工作室以及艺术人文分享聚落。“对我来说这个空间是有无限可能的,此前也有剧组来这里取景,因此这里也可以是平潭影像创作取景地。”大熊说,总体来说我是想打造一个可以让大家慢下来的地方。心之所往,即是归途,现在平潭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平时也有很多游客会来,我希望游客来这边就很轻松,就像回到家一样,这是我们对空间的期望,我也觉得我们做到了。
音乐工作室:用音乐传递对家乡的爱
在城关闹市中,有一座这样的石头厝,外表看似普通,内里却自有乾坤,这里便是平潭音乐人肖勇打造的“拾音光年”音乐工作室。
保留着原本石头厝风格的“拾音光年”音乐工作室。
走进音乐工作室,在木质墙壁包裹下,一整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展现眼前,工作室应用专业的吸音材料和隔音技术,为录音创造良好的声学条件。除此之外,架子鼓、吉他……工作室里还放置了不少肖勇喜欢的乐器,每当回到平潭的时候,他便会来到这里,感受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一整套专业的录音设备
除了专业性之外,工作室里还藏了不少小细节,让人感受到温情满满。只见在中间的一面墙上,通过大大小小的石头拼接,保留了石厝质朴的气质。“这些石头都是和朋友在海边捡的,一看就知道这是属于海岛的特色。”肖勇说。
在“拾音光年”音乐工作室内,肖勇弹奏吉他。
出生于平潭的肖勇,这些年一直在外求学,组建乐队,四处演出,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但无论身在何处,他总不忘家乡的这片海。这些年,他为家乡创作了《蓝眼泪》《小城之南》等多首歌曲,用音乐来讲述家乡故事。怀着对家乡的这份热爱,他又回乡打造了这个工作室。工作室是由他和爷爷共同打造的,里面的一砖一瓦,都倾注了他们大量的心血。
“当初打造这个音乐室就是因为对家乡的热爱,希望有这样一个录音棚,邀请那些音乐人朋友来录音。”肖勇说,随着平潭不断发展,未来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来到这里,共同碰撞音乐火花,使这个空间延伸出更多的可能。
小隐小院:烟火气的院子生活
篱笆小院,山鸟晨曦,粗茶淡饭。位于海坛片区的官姜村,有这么一处小院,古朴的石头厝经过改造,摇身变成了古色古香的餐厅,颇有风味。
走进“小隐小院”,院子的左侧是一个亭子,纯白飘纱、木制的方形长桌搭配禅意的棉麻桌布,极具田园风情。亭子里还设有秋千,坐在上面可以看不远处的海景。庭院中间是K歌区域,浪漫的投影、温暖的篝火盆和安逸的环境,氛围满满。
“我们这群年轻人想要在海边有一个带小院子的房子,所以便开始了这样一段故事。”小院的店长林凯芳告诉记者,一开始,她们也没有料到石厝改造后,会深受顾客喜爱。随手拍摄的视频,竟获得了560万的播放量以及20多万的点赞量。“我们下一步也想把老房子改造项目进一步扩展,希望大家更加喜欢不一样的老房子。”林凯芳说。
游客在用餐。
从古至今,从南到北,各式各样的院子承载着中国人的烟火生活,“小隐小院”也不例外。每到夜幕降临,院子里便热闹开来,升腾的烟火气、店家的吆喝、慕名而来的食客……院子仿佛陷入了泛黄的胶片电影里,在朦胧的夜色里,老石厝焕发了不一样的活力。“城市的味道、独特的小吃、道地的食材,方言、建筑特色、民俗民风,全在于此。”香港游客曹女士如此评价道。
古色古香的“小隐小院”餐厅
正如小院门口外的标语:“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这或许就是“小隐小院”赋予老石厝的另一种不一样的存在。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