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平潭科协:深化校企合作,赋能乡村振兴

2023-12-26 17:34:02 来源:新福建

原标题:主题教育 | 平潭科协:深化校企合作,赋能乡村振兴

福建日报客户端·新福建12月26日讯(通讯员 杜立静)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协工作重要论述,推动科普惠民行动,结合主题教育,平潭综合实验区科学技术协会着眼于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深化多方协同合作,汇聚各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四个服务”的职能作用,有效利用高校科研成果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更好服务实验区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入驻,助力产业发展

实验区科协积极借势高校优质资源,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合作。

平潭鲍鱼养殖历史悠久,是平潭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是渔民增收创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刘若愚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扎根福建省川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改善平潭鲍鱼种质资源,前期通过引入和驯化新亲本,传授杂交育种和基因组辅助育种等新技术,帮助公司解决迫切需要培育鲍鱼苗种新品系以提高高温期鲍鱼产量的问题。

平潭是赤点石斑鱼主要天然产区之一,其天然海捕产量居福建之首,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养殖赤点石斑鱼,是平潭特色品种和特色产业。福建省平潭县上井海珍品开发有限公司积极与厦门大学艾春香教授等专家团队合作,组建产学研合作小组,开展赤点石斑鱼的良种选育、苗种繁育、饲料研发,规范赤点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提高其苗种繁育成功率,以推进赤点石斑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平潭花生是平潭的主要经济作物,为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在科协的牵头下,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季彪俊教授技术服务团队与平潭润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技术合作,针对平潭海岛旱地(沙地)、气候、耕作、市场等因素,开展技术支持和研究,实现海岛旱地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实地转化,提高土地和大棚利用率,推动公司花生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创新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通过探索“龙头企业+基地+科研院校+农民”的发展模式,帮助企业增加经济收益,为农民答疑解惑、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为高校和科研机构解决重理论轻实践、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

实验区科协积极牵桥搭线福建省川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平潭综合实验区科技研究院及平潭鲍鱼协会等深化合作,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与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专家团队同技术员、养殖户交流探讨养殖经验,推广新型养殖技术,积极开展鲍鱼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培训等,不仅师生掌握了学习技能,企业和农户还提升了理论认知。同时开展大学生科技三下乡服务,为企业和农户提供鲍鱼育苗、鲍鱼引种、鲍鱼疾病防治和海产新品种试引种等方面服务。

积极搭建教学科研平台,促进科研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福建农林大学季彪俊教授的技术服务团队在平潭润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指导引进、推广新品种,创立海岛作物栽培新技术、新模式。技术服务团队派驻博士生、硕士生在生产一线收集数据、做实验、搞科研,与企业、农户实时有效沟通,实现技术指导、服务信息与乡村发展的需求快速精准对接,通过专家课堂、田间课堂等方式,结合学校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等活动,开展接地气的科普活动,以“集中培训+田间课堂+网络培训”等方式服务农民。

落点乡村,促进强农惠农

校企业合作的新经验新成果,辐射周边,向农民传播新技术、普及新成果,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每年开展6次以上的养殖户现场观摩和技术交流培训,通过种养殖户入驻企业参与种养殖生产管理,提高农户的科学管理水平。大范围推广海上鲍鱼筏式吊样、浅海海带龙须菜套养等养殖方式,与当地养殖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苗种和技术服务,开展培训指导,辐射带动基地周边养殖户200多户。近年来,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并带动周边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优化产业发展,形成从种植、加工至冷链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辐射带动农户实现增收。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