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护手艺 饼香留齿间
2024-12-18 09:31:29 来源:平潭网 作者:见习记者 高雪/文 记者 林君斌/摄“我做光饼已经30多年了!”谈起自己的工作,制作光饼的老师傅林希清的声音里透着满满的自信。近日,记者在他的光饼店里看到,巨大的圆形烤炉满是岁月的沉淀,透过木柴烧起的熊熊火光,林希清的回忆画卷也徐徐展开。
今年53岁的林希清是平潭屿头岛人。20岁出头时,为了家庭的生计,他前往福清,开始学习制作光饼。往后七年,他辗转于不同的光饼店,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艺,最终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光饼店。15年前,他选择回到家乡平潭继续开店,将这份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据《福州府志》记载: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由于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且军机匆促,戚继光便下令烤制一批北方烧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脖子上充当干粮。后来,这种烧饼流入民间,各地百姓感念戚公,把这种饼称为“继光饼”,简称“光饼”。
制作光饼,从选面揉面来说就有一套讲究。面团发酵、揉捏、擀平……在制作饼胚时,林希清娴熟地将其进行揉搓,随后静待其发酵完成后,均匀地分成小块,再擀成薄饼状。与最开始的光饼不同,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光饼口味已经增加至原味、紫菜味和香菇味三种。林希清熟练地将馅料包入面饼,擀平后放入撒满芝麻的竹筐中,光饼开始等待着入锅。
相较于饼胚的制作,贴饼烤饼的过程更具特色。林希清烤光饼用的是一口圆烤炉。在贴光饼的过程中,林希清讲究“快准狠”:先用柴火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热,随后取上饼胚,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不消几时,200多个光饼便全部贴好。接着,他挥动蒲扇,确保每个光饼都能均匀受热,大约25分钟后,一炉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光饼便诞生了。
林希清的专业精神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上,木柴烧火、温度把控、面团揉捏……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却凝聚着他30多年的经验和智慧。每当新一炉光饼出炉,浓郁的香气总会吸引许多市民前来品尝。陈女士一口气买了15个光饼,她说:“老林的光饼味道正宗,每次来都会多买些,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
如今,林希清的光饼店不仅是平潭的一张美食名片,更是一份匠心的传承。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