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平片区:民生提质文旅增效 乡村振兴展新颜
2025-02-19 09:47:00 来源:平潭网 作者:林舒玲/文 林君斌/摄过去一年,苏平片区坚持统筹兼顾,深耕旅游业态、旅游市场、旅游设施、旅游环境,让乡村旅游愈发火热。同时,不断加强民生保障,在儿童教育、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增进民生福祉。此外,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明晰发展定位,乡村振兴成效逐渐显现。
回应群众关切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近日,在钟门村,台胞袁晴阳组织村里的儿童学习绘画。这是村里打造的“岚台公益课堂”,通过邀请青年教师教授孩子绘画等课程,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我们这次教孩子画卡通的蛇年漫画,接下来还会安排自然课等,结合在地乡土美学,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袁晴阳说。
俯瞰苏平片区
“我已经参加了好几次,晴阳姐姐教我们画画,还送我们卡片。”钟门村儿童薛景文开心地说。
2024年以来,苏平片区不断加强儿童教育,扶持打造“上攀学堂”“田下学堂”“岚台公益课堂”,定期开展舞蹈、绘画、音乐等课外辅导,让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更加均衡的教育和文化资源。上攀学堂自成立以来,共获6项省级荣誉,2024年申报的“小学堂有大爱,让留守儿童课余有‘趣’处”项目在福建省乡村振兴机制创新案例中荣获特色微创新类优秀案例称号。
幼有所养,老有所乐。经过提升改造的上攀村农村幸福院,也让村里的老人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个幸福院建了好几年了,我们都喜欢来这边娱乐,讨论村里的基本情况,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上攀村村民林孝越说。
2024年,苏平片区共完成49家农村幸福院提升改造,获评三星级农村幸福院23家、四星级幸福院2家;持续推进村卫生所服务能力达标创建,20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健康社区”。落实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危房加固修缮审批,解决群众房屋安全隐患问题,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深耕乡村热土 成效逐渐显现
日前,位于钟门村的一家民宿因其特色的微景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
“设计上大量保留了平潭的乡村元素,利用一些老家具,打造出这个乡村美学空间。”民宿经营者倪世强说。
随着近年来乡村旅游的不断升温,过去一年,苏平片区建设了一批乡村民宿周边微景观、公园、田园、庭院。海边边民宿微景观、白沙公园、屿南党建公园、红卫田园、上攀田园及青峰游斌庭院等入选全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白沙村入选第十七批福建省“水乡渔村”休闲渔业基地名单;试点实施苏平路两侧花化美化项目,利用20余亩闲置土地种植硫华菊,让乡村看得见绿、闻得到花香。
“2024年以来新增民宿31栋,有7成都是高端精品民宿。今年暑期,东占村的水上业态和体验项目也会跟区文旅集团开展合作。”苏平片区管理局社会事业处副处长林之鹏说。
此外,苏平片区还进一步盘活乡村资源。近日,记者走进凤美村“金针花培育示范基地”,只见去年10月种下的金针花已茁壮成长。“我们动员村民把这168亩地转让过来种金针花,于去年5月开始种植,今年四月下旬就能采摘了。”苏平片区凤美村村委会常务副主任陈云说。
不仅如此,苏平片区还加快文化站“非遗建盏”业态培育,逐步形成集展览、手工体验、伴手礼于一体的工坊,进一步彰显文化底蕴。“我们计划增加游客体验项目,让他们在这里学习烧制陶器作品。”苏平片区文化站站长施友兴说。
“我们片区立足各村资源优势及长远规划,按照‘总体布局、联村联建、各具特色、互为呼应’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广泛邀请青年菁英、共同探索苏平‘未来乡村’的建设思路,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乡村IP。”苏平片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丹丹说。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