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善举聚能量 见义勇为显风采

2025-03-07 10:07:39 来源:平潭网 作者:陈梦菲

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奔向海中,救下被困青年;紧急关头,凭借过人胆识与魄力,挽救宝贵生命;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勇救3名遇险船员……近年来,实验区见义勇为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机制、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见义勇为的道德教化作用。目前,平潭已有107名见义勇为人员荣获各级表彰,其中全国性表彰1名、省级表彰35名。

如今,在平潭,凡人善举正汇聚成推动社会正义与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林德、陈茂训、俞昌茂等一位位平凡的英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见义敢为、见义善为的精神内涵。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挺身而出,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德:奔向海中破浪救人

林德 融媒体记者 江信恒 摄

2月20日,实验区公安局正式为市民林德颁发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证书,表彰他英勇救助一名在海中被困游客的壮举。

2月1日10时30分许,平潭龙王头南侧的沙滩上,林德带着家人正在享受假期时光。一名来自西安的年轻小伙,因对海况不熟悉,不慎被困在了离岸较远的礁石上。当时正值涨潮期,海水上涨,情况十分危急。林德见状,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脱下外套和鞋袜下海救人。

海浪拍打岩石,形成回旋水流,脚下的岩石锋利难行,但林德义无反顾,艰难地蹚过冰冷刺骨的海水,向被困青年游去。“靠近后,我向他伸去一根2米多长的白色塑料管,但他因寒冷发抖无法抓牢。所以我只能继续向前靠近,将其扶下岩石,一边鼓励他一边拉着他向浅水区游去。”林德回忆道。

到达浅水区后,林德又立即拖扶着青年蹚水走上岸。在救援过程中,两人被海浪巨大的冲击力打翻在水中,林德的眼镜也被海水冲走,嘴巴和小腿多处受伤流血,但他始终咬紧牙关,没有放弃救援。

“当时我没想那么多,只想着一定要把人救上来。”林德说。

林德的英勇行为迅速在网上传开,赢得无数人的点赞和敬佩。实验区公安局海坛支队一级警员陈良辉表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相关视频片段和各媒体的详细报道后,立即将林德的行为纳入见义勇为行为拟确认范畴,并第一时间进行受理。经过民警的细致调查和取证工作,林德的行为得到了正式确认。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林德的行为体现了公民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他成功救助了受困群众,展现了个人勇气,诠释出人性光辉,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我们期待生活中能多一些像林德一样愿意为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挺身而出的人,一起为建设平安平潭、平安中国贡献一份力量。”陈良辉说。

目前,平潭公安机关已将相关材料移送至实验区见义勇为协会,由该协会依据相关规定,对林德同志进行进一步的奖励。同时,林德的英勇事迹也将作为全省见义勇为的先进典型,被选送参加中央电视台“学雷锋”专题节目的报道。林德同志的英勇行为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更激励着更多人见义勇为、勇于担当。

陈茂训:悬崖跳海勇救六名船员

陈茂训 融媒体记者 陈梦菲 摄

在平潭,有这样一位老者,他年逾八旬,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而明亮。他就是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茂训。他的名字,与一段英勇救人的事迹紧密相连,激励着无数人。

时间回溯到2011年1月20日6时许,长乐七星礁海域风急浪高,一艘浙江籍货船在狂风巨浪中沉没,六名船员挤在一艘小小的救生筏上,生命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外出放羊的陈茂训听到了海面上的呼救声。

“那天真冷,风大浪急,我听见有人喊救命,顺着声音一看,原来是救生筏卡在礁石上了。上面的人冻得浑身发抖,有气无力,连呼救声都时断时续。”陈茂训回忆道。

凭借多年的海边生活经验,陈茂训迅速判断,如果不能及时救援,那滔天的巨浪随时可能将人和救生筏吞没。他说:“救生筏离我站立的位置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且悬崖落差有五六层楼那么高,跑回村里喊人帮忙肯定来不及,必须立刻行动。”

没有丝毫犹豫,陈茂训当即解下腰间的绳索,顶着狂风巨浪,毅然爬下悬崖,跳进冰冷刺骨的海水中。那天的海浪异常凶猛,每一次尝试都充满了危险。他一次次浮出水面,一次次游向救生筏……尽管多次被海浪卷走,但陈茂训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顽强的毅力,终将船员们一一救上岸。当最后一名船员被救起时,陈茂训已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

随后,陈茂训的英勇之举传遍四方。他也因此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平潭见义勇为协会对他的见义勇为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为他颁发了见义勇为奖金和证书的同时,还为他提供了医疗救助和精准帮扶。

因那次救人,陈茂训的腿受了伤,至今仍有些影响,但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这些年来,被救船长时常会给陈茂训打来电话,问候他的身体情况,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并邀请他去浙江做客。而陈茂训总是笑着回应:

“救人是本能反应,何况六个人背后是六个家庭。看到有人身处危险,我如果袖手旁观,良心会不安的。”

俞昌茂:多次出海营救遇险者

俞昌茂(资料图)

2024年1月9日9时许,一艘游船在平潭白姜锚地南面水域航行时突遇机舱故障引发明火,火势迅速蔓延。船上三名船员跳上救生筏欲逃生,却不慎被巨浪打翻落入海中。就在他们遇险之时,正在附近鲍鱼养殖场作业的念其盛、俞昌茂发现了险情,二人立即驾驶快艇,朝事发海域疾驰而去。

“我们先围着游船搜寻,救出了两名落海者。他们告诉我们,还有一个人仍在海里。”俞昌茂回忆道,当时游船火势越来越大,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但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人命关天,必须把人救上来。

在风高浪急、浓烟滚滚、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念其盛、俞昌茂全力搜救。在距离游船三四十米处,他们终于发现了最后一名落海者,并成功将其救上船。

因这一英勇事迹,念其盛、俞昌茂荣登2024年全国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并被授予福建省第三十批“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然而,对于62岁的俞昌茂来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在海上救人。

与海相伴40余年,俞昌茂对平潭附近海域非常了解。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多次冒着风雨出海营救遇险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的真谛。

无论是山东潍坊籍“金山岭”运输船遭遇沉船事故,还是台轮“百合号”受强台风影响脱锚偏离停泊点遇险,抑或两艘船舶在澳前镇白姜锚地发生碰撞事故等,俞昌茂都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搜救。他凭借着丰富的海上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术,一次次将遇险者从死神手中夺回。

“只要有人求救,我就得去救,这都是生命啊!”俞昌茂说。

这些年来,俞昌茂救了不少人,每次都是接到电话就毫不犹豫地出海救援,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说一声。回来后,他也会遭到家人的埋怨,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当地渔民对俞昌茂十分信任,亲切称他为“海上救生员”。他的手机成了“求救热线”,只要有人遇险需要救助,很多人都会打给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有经验、靠得住。

“每次我出去救人,家里人都会担心。但看到有人遇险,我不能不管。”俞昌茂说。

责任编辑:陈雅倩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