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州到平潭的18年牵挂 多方接力助“失语”者阿峰认亲团圆
2025-03-31 10:10:24 来源:平潭网 作者:林小玉“阿峰(化名),回家啦,妈妈来接你回家咯……”3月27日23时30分,实验区救助站内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为受助人员办理出站手续:阿峰,终于和家人团聚了!
18年前,浙江温州的徐芳(化名)带着彼时18岁的儿子阿峰到福州探亲。一天,阿峰独自下楼,却就此消失在家人的世界里。得知儿子走失的瞬间,徐芳整个人都蒙了。往后两年,一家人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始终没有阿峰的一丝踪迹。满心悲戚的她,只能先回到温州老家。但这18年来,他们对阿峰的思念从未断过,每隔一阵子,就会前往福州的救助站、派出所询问。
由于阿峰患有应激创伤,不认得回家的路,这让找寻工作变得难上加难。为了找回阿峰,徐芳和女儿李凌(化名)四处打听、苦苦寻觅。每一次听说可能的线索,心中就燃起希望,可最终又被失望浇灭,但她们心里的信念从未动摇。
寻亲之路漫长又艰难,好在一路上总有温暖相伴。
7年前,实验区救助站工作人员日常巡街时,偶然发现了阿峰。询问他是否愿意去救助站时,不愿开口的阿峰表现出抗拒。经多次劝导入站救助无果后,工作人员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每月定期带着生活物资去探访他,并为其寻找亲人。终于在今年3月初,寻亲工作迎来了曙光。
“最初,省外的‘让爱回家’爱心公益组织在抖音寻亲平台发布寻亲消息,我们将阿峰的信息发给长沙‘缘梦寻亲工作室’的王曙警官,王警官是寻亲民警,近几年帮我们成功为多名救助对象找到家人。经王警官比对,上述信息不匹配。之后,王警官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疑似身份线索,提醒我们仔细确认阿峰面部特征。”实验区救助站工作人员林娟说。
实验区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实地核实确认后,立即联系实验区公安局找到徐芳,再次复核信息,最终确定阿峰就是徐芳朝思暮想的孩子。“信息确认后,我们第一时间联系阿峰家人,他们当天就赶来了。为了让阿峰早点回家,我们连夜办理离站手续。”林娟说。
当晚,记者跟着实验区救助站工作人员、徐芳等人来到阿峰在平潭的住所,屋子破旧,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透着生活的温度。房间一侧摆放着三床救助站送来的过冬棉被,那是这些年温暖的见证。此时阿峰还没回来。
“这是我们阿峰的鞋子吗?”徐芳轻轻捧起地上的白色板鞋,眼神里满是慈爱。
“是的,他可懂事了,还会自己做饭呢,就是不说话。”林娟话语里透着疼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众人最终在阿峰住所附近盼来了他。尽管阿峰一脸茫然,但徐芳还是一眼认出了儿子,她满心都是酸涩与疼惜,泪水夺眶而出。“阿峰小时候看我忙工作,就跟我说‘妈妈,我以后一定挣好多钱给你花,你就不用这么累了。’可现在我的阿峰,却不认识妈妈了……”
李凌告诉记者,弟弟性格内向,从小话就少,如今又在外漂泊了18年,对家人已经很生疏了。“小时候弟弟长得和妈妈很像,现在更像爸爸,可惜爸爸不在了,爸爸临走前还一直念叨阿峰,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把弟弟找回来。”说到这,李凌眼眶泛红,声音也哽咽了。
跨越千山万水,亲情从未缺席。看着相拥而泣的母子、深情凝望的姐弟,林娟眼眶也微微湿润:“漫漫寻亲路,久别再相逢,看到受助人找到家人,心里特别暖,这就是我们救助站坚守的意义。”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