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中湖小学:用音乐点亮孩子们的童年

2025-04-22 09:43:37 来源:平潭网 作者:冯荣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供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近日,一群平潭学子演绎的阿卡贝拉合唱歌曲《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这些学生来自平潭中湖小学合唱团,在音乐老师带领下,他们从“零”开始练,在团队中唱出默契,感受快乐,甚至站在省级合唱比赛大舞台上绽放风采。学生们说,学习音乐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世间的美好。

image.png

魏潭教学生吹口风琴。

“让每个学生快乐学音乐”

镜头画面里,15名女学生以“心”型端坐在演唱台上。她们身穿贤淑优雅的黄色大袖唐装和黑色长裙,扎着两串麻花辫,认真投入地演唱,不时挥动折扇打着节拍。一个个神采奕奕、张弛有度,举手投足间,传递着满满的自信……

“阿卡贝拉是‘无乐器伴奏的纯人声音乐’,更是一种极具感染力、能体现纯粹人声之美的音乐演唱形式,很适合小团体合唱。这次将其融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使音乐表达更加丰富多彩,也展现出学生们最真挚的情感。”平潭中湖小学教导主任、音乐教师魏潭说,把音乐的美好传递给孩子们,“是最幸福的事”。

此前,这首歌曲还唱到了福建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声乐专场展演现场。魏潭回忆说,当时,所有孩子的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坚定”,这是他们合唱以来最出色的一次表演。

这些年,平潭中湖小学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积极推进音乐美育。在中湖小学任教六年的魏潭陪着孩子们一路成长,带着他们认识音乐之美,走进艺术的殿堂。

他清楚地记得,当初刚来学校任教时,他问孩子们“你们都会奏什么乐器?”结果大家都陷入沉默。当他知道班上许多学生平日没有机会学习乐器,魏潭就向学校申请组建合唱社团和口风琴社团。

“音乐对于孩子们太重要了,音乐是他们探索世界、释放天性、表达情感的窗口。”魏潭说,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加深对世间事物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审美教育,这些是“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宝贵财富”。

社团开设的消息在校园里传开了,不设门槛,热爱歌唱的学生都可以加入。没有条件购置昂贵的乐器,老师们就先采购价格便宜的口风琴带领音乐“零基础”的学生入门。

一个个音符慢慢教,一次次示范和讲解……慢慢地,不少学生喜欢上了音乐,校园的音乐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image.png

生在认真进行唱训练。

趣味口风琴,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孩子们,你们心中的小美满是什么?”口风琴社团课上,魏潭以流行歌曲《小美满》为谜题向学生提问。“唱一句歌就舒展,收集一点一滴小美满……”伴随着一阵阵悠扬的口风琴声,40多名学生齐声唱着。美妙的音符跳动着,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口风琴,是键盘乐器的一种,是用嘴吹奏发声,手指弹奏的一种小型乐器,非常易于携带。它的音准较好,转调灵活,且能清晰地看到琴键位置所在,正是因为这些优点,口风琴成了孩子们进入音乐世界的不二选择。

“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专业乐器,如果讲许多复杂的乐理知识,他们并不容易理解,但通过演奏口风琴,孩子们能直观地感知音高,深切体验旋律的多样表现和情感波动,让他们能够更轻松看谱、弹奏,从而显著提升他们的音乐感知力和艺术表现力。”魏潭说。

教授刚入门的学生,口风琴社团指导老师丁燕和陈金凤主要侧重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欣赏口风琴演奏的乐曲,感受到其魅力,同时,老师会详细传授和演示口风琴演奏的技巧和知识,将其融合到合唱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先教会学生打节奏唱谱,再分句教学生演奏,注重学生的气息和节奏,确保演奏的正确性和完美性。在学习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后认真练习,效果很好。”丁燕欣慰地说。

“口风琴那悦耳的声音,总能让我在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加入口风琴社团后,我学会了一门自己擅长的乐器了,很自豪。”五年(5)班学生林芷彤说。两年来,她在学习过程中,遭遇不少困难,通过向老师请教、不断练习,她不仅克服了这些挑战,还培养了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我感受到吹奏口风琴的乐趣,也学到了许多合唱技巧,希望不断精进演奏演唱技巧,将来站在更高舞台上,展现自我风采。”林芷彤说。

“下一步,尝试让口风琴社团学生融入沙锤、小鼓等打击乐,加强小团体合奏的练习。学校电子琴教室建成后,学生们可以从学习口风琴过渡到电子琴,进一步提升演奏水平。”魏潭说。

让孩子们绽放风采,走向更大舞台

午后的阳光洒进合唱社团的课堂。伴随着悠扬的钢琴声,七十多名学生全神贯注地跟随音乐老师许若航的指挥,认真练习合唱歌曲《生活没有说明书》。不同声部的学生配合默契,和声旋律悦耳,牵动着听众的情绪。

这首歌曲是师生们排练的最新曲目,没有过多的演唱技巧,保留了孩子们清澈甜美的童声。通过高、低声部的训练,让学生聆听对方的声音,感受和声的美,享受合唱的快乐。“当和声变得优美动听,学生们也渐渐理解了从‘我’到‘我们’含义。”魏潭说。

“在社团活动中,多声部合唱训练是常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且加深了他们之间的表演默契,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与团队协作精神,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合唱社团音乐老师施丽娟说。

这些年,音乐美育在中湖小学成效初显。每年的校园“六一”汇演上,总有口风琴社团和合唱社团孩子们的身影。合唱社团甚至走出校门,走到区级、省级的大舞台上展示风采,荣获实验区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表演类一等奖、福建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表演类二等奖并参加声乐专场展演、实验区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表演类二等奖等各项荣誉。

“老师们,谢谢你们教会我们唱歌。”走下舞台,学生们用纯真的话语表达感谢,老师们收获满满感动。

好的音乐作品能久久触动人心,好的音乐社团也将在孩子的心灵留下悠长余音。目前就读于平潭城南学校的刘语霏曾是合唱社团的一员。“现在依然记得每天放学后,和老师同学排练合唱的情景,大家一起努力,互相鼓励,共同进步,那段时光在我的小学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刘语霏说。

“合唱团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多么珍贵的收获呀!大家一起欢笑,一起歌唱,这不就是最美的时光吗?”学生陈语欣说。

“艺术是生活的点睛笔。我们将继续做好音乐美育,让学生们在美妙的旋律中,绽放艺术的花朵,带领他们站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魏潭说。

责任编辑:詹翔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