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科技绿色双护航 守好百姓“大粮仓”

2025-04-26 09:41:03 来源:平潭网 作者:丁云/文 林君斌/摄

平潭网4月26日讯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2024年以来,省粮储局在全省深入实施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和购销监管信息化提升行动。平潭积极响应,以标准化、流程化助推规范化,以智能化、绿色化赋能规范化,不断提升仓储管理软件上层次、硬件上档次、全面建设上台阶,守好百姓“大粮仓”。

粮食储备智能化

在平潭粮食收储公司中心库区,一座现代化智慧粮仓正守护着5万吨粮食,通过科技赋能与绿色储粮的创新实践,让每一粒粮食都得到最科学的“呵护”,构筑起粮食安全的“铜墙铁壁”。

俯瞰平潭粮食收储公司中心库区。

步入园区,6栋高大的平房仓映入眼帘,尽管园区面积较大,但每一粒粮食“进出”全在监控视线内。这座看似寻常的粮仓,实则暗藏科技玄机。“近年来,平潭粮食收储公司粮食园区中心库通过改造提升,采用信息技术和绿色储粮工艺,实现科技储粮、绿色储粮,确保了粮食储备和粮食监管安全。”平潭粮食收储有限公司经理施健说。

在平潭粮食收储公司中心库区,送粮车辆从入库到保管的全流程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车辆抵达时,大门口的车牌识别系统自动采集车牌信息并录入系统;随后通过地磅称重,重量数据实时上传至系统;接着完成扦样和质量检测后正式入库,全程由高清摄像头记录扦样、磅房、质检室和入库环节;粮食入库后,仓内球型摄像机可实时监控在库保管状况。这套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粮食收储全流程的可视化、数字化管理。

工作人员实时监控粮食储备情况。

2023年,平潭粮食收储公司粮食园区中心库在全省率先完成粮库软件系统部署工作,依托“智慧闽粮”购销领域监管信息系统实现粮库库存、粮情、出入库、安防等数据直接传送省局,形成“一张网”。

记者在园区的监管电子屏幕上看到,库房各个角落都在360度无死角监控之下,仓温、粮温、湿度等关键参数实时动态显示,一旦发现异常会及时报警提醒。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在每个仓内配置了一个防熏蒸药剂腐蚀的摄像头,可以对作业现场进行全方位实时在线监控,同时还配置电子测温系统,能够在线上远程实时掌握粮温、仓温的变化情况,对存疑的粮情持续进行线上跟踪检查。”平潭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业务科工作人员林文凡说,通过线上智能化监管精准施策,粮食数量和质量的把控也更加精准。

同时,依托“智慧闽粮”系统,监管单位可以进行远程监管,通过查看视频监控和粮温粮情以及粮食库存,进行穿透式管理,数据溯源,及时掌握粮食的保管情况,发现问题逐级上报,并对存疑情况持续进行线上跟踪检查,最大程度保证在库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安全。

“在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提升行动方面,实现实时预警运行模型数47条,月均传输数据500余条,视频监控百分百在线。依靠平潭粮食园区这一关键主体,实验区持续规范仓储管理,加快粮油仓储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粮食园区中心粮库信息化建设,完成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粮食管控实时可见。”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高华说。

粮食储备绿色化

随着气温的升高,6号仓的仓管员念娟打开手机上的粮仓空调系统,查看仓内的温度。屏幕上显示仓内温度为21.6°C,处于理想的“舒适区”。“一旦温度变高,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机进行调控,确保仓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7℃以下。”念娟说。

念娟所操作的这套系统,是平潭粮食收储公司去年新采购的粮库专用工业空调。这套系统不仅替换了原先的家用空调,使仓温粮温达到均衡效果,还能通过实时监测仓温,实现高效节能,从而确保粮食储存的稳定性。

此外,为确保粮食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安睡”,粮库还改造提升了仓房的门窗。“通过改造仓房的门窗减少原来薄膜覆盖的繁琐工作,增强仓库的气密性,确保低温及熏蒸效果,创造安全的储粮条件。”平潭粮食收储有限公司粮食园区中心库主任陈小兰说,每个仓房还配置了两套测温系统,一套是与“智慧闽粮”对接的电子测温线,一套为手测电缆线,确保实时数据校对,保证测温数据的准确性。

硬件的提升控温更精确,把“粮仓”打造成“凉仓”,粮食储备更“锁鲜”、更“绿色”。此外,粮仓还采用了环流熏蒸杀虫技术,实现害虫灭杀率100%,保障了粮食的安全储存。

“下一步,我们将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充氮气调。通过将氮气灌入仓内排除氧气,使仓内氮气浓度达到98%以上,从而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抑制储粮害虫生长。”施健说,目前首个氮气粮仓已经建设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