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丨两岸强强融合,亮出平潭建筑产业“金字”招牌

2020-11-30 20:17:54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文字:林舒玲 图片:资料图

“十三五”期间,实验区新增建筑业企业769家,其中2019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3.18亿元,占GDP比重25.9%……一组数据展现了实验区建筑业过去5年的快速成长。

5年来,实验区将建筑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扶持,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平潭建筑业提质升级。同时,实验区还进一步深化两岸建筑业融合发展,在资质互认、标准互通乃至项目实施等方面率先试点,打造适应海峡两岸的“平潭标准”。

01

标准互通 打造示范项目

引进台湾“JW生态透水铺面工法”

平潭东门社区一条背街小巷在第九届共同家园论坛上备受关注,刷爆平潭朋友圈。“此路以前没有名字,现在大家都喊它‘台湾生态路’。”东门社区党委书记薛玉凤说,2018年,社区引进台湾“JW生态透水铺面工法”对这条路加以改造,使之具有对雨水的快速渗透、存储和利用功能,从而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效果,这条路也被称为“会呼吸的路”。

会“呼吸”的路

在背街小巷试点道路整治提升中引进台湾工法,是平潭推进两岸工程建设标准借鉴融合的一个成功尝试。平潭还率先试点融合海峡两岸绿色建筑技术,启动建设台胞社区,打造融入台湾工程营造技术、材料应用技术和台湾风格的生活设施配套、文化艺术氛围,创建台胞熟悉认同的亲切生活空间。

台胞社区鸟瞰效果图

近日,台胞社区项目部,来自台湾的设计师卢瑞恒正会同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对审核通过的施工图进行再优化再提升。“我们会在结构上做一些有弹性的整合,提高社区的便利性、安全性,力争把项目打造成两岸建筑领域合作的精品。”卢瑞恒说。

台胞社区效果图

“我们争取省住建厅支持,参与《海峡两岸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并全省率先在台胞社区项目中试点。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立足体现‘五个台湾元素’,致力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两岸共同家园示范项目。”实验区交建局城建处副处长李思雄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对接融合研究,抓好台胞社区项目试点工作和经验总结,打造适应海峡两岸的“平潭标准”。

02

资质互认 放宽准入条件

除了标准互通,平潭还致力于实现两岸建筑领域资质互认,重点解决台湾企业顺利入岚并开展业务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完善制度办法和顶层设计,推动台湾企业和专业人员入岚备案,落实建筑领域对台职业资格采信。

“作为全国首创,也是大陆建筑市场面向境外经济体最为开放的政策。”实验区交建局副局长王建伟说,平潭通过对台湾企业的从业范围和资质证书进行认定,允许台湾建筑业企业备案后即可承揽业务,这项政策突破当前必须在大陆注册市场主体,并按规定取得相应资质后,才可以承揽建筑业务的规定。

台胞拿到台湾地区职业资格证书采信证明

在对台职业资格采信方面,平潭目前已经出台实施细则,推动注册建筑师、监理工程师等39项职业资格采信工作,确保台湾职业人员可以直接持有台湾主管部门颁发的职业证书在平潭开展业务。在完善企业资质采信方面,扩大采认资质等级范畴,进一步放宽台湾企业准入条件,并从交通、建设行业出发,将台湾企业承揽业务范围从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扩大到公路、水运等交通行业领域。

台湾美容师展示领取到的职业资格证书采信证明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平潭已有62家台湾建筑业企业在岚备案,备案台湾执业人员113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台湾企业和专业人员入闽主通道建设,更大程度上促进台湾企业和专业人员入岚备案,扩大两岸专业人员交流。”王建伟说。

03

资质升级 助力跨越发展

两岸建筑业深化融合发展上取得的突出成就,成为平潭建筑产业的一张“金字”招牌。而平潭几年来不断出台优化的建筑业政策举措,也让建筑业这一平潭传统支柱产业实现了再一次的逆风翻盘、跨越升级。

从2015年起,平潭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产业配套发展政策。“我们从财税支持、市场承揽、信用分建设、创新创优、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全体系提出具体措施,‘十三五’期间,建筑业的数量、规模和市场竞争力都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李思雄表示。

2016年开始,随着建筑业资质审批权限的逐步下放,平潭在本级审批权限内,重点引导扶持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资质升级,也着力吸引区外企业将注册地迁入平潭,近年来,实验区陆续扶持发展了1家总承包一级企业和20余家二级企业。

“我们公司落地平潭,就是看好平潭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接下来我们将加强人才引进和项目跟进,以项目带动企业发展,为平潭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福建远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赖锡忠说。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实验区新增建筑业企业769家,目前全区建筑业企业累计906家。2016-2020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分别为155亿元、166亿元、178亿元、192亿元、135.98亿元(2020年截至第三季度数据),年均比增6.5%。

“下一步,我们将从强化政策落地、大力引进区外高资质企业、构建完善全产业链和‘互联网+’等方面入手,树立平潭建筑业、隧道业品牌,推动建筑产业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升。”王建伟说。

责任编辑:薛昕璐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