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坚守传统技艺的“非遗人”:肩扛使命 让非遗走出“深闺”
2021-07-16 09:14:03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郑也 黄莺莺/文 江信恒/摄非遗是一座城市的文脉,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基因密码”,它们历经岁月流淌,记录着时代变迁。平潭作为南岛语族的起源地之一,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荟萃于此,传承久远、内涵丰富。随着近年来实验区不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力度,让一批坚守传统技艺的“非遗人”走入大众视野,引发大家对非遗的关注和兴趣,让这些古老技艺“活”了起来。
“我这一辈子,就搞这一件事了”
1943年出生的蒋心忠是目前实验区唯一贝雕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他与贝雕结缘已有半个多世纪,见证了贝雕行业的兴盛和衰落,也坚守了一生。今年年初,蒋心忠与其弟子周明共同创办了福建贝雕(平潭)艺术馆,除了给实验区非遗传承“添砖加瓦”外,他还联合实验区文化馆,探索采用授课的方式普及贝雕历史和技艺,让平潭贝雕得到更广泛传播。
蒋心忠给小朋友们讲解制作贝雕的技巧
近日,在上攀村,十几名孩子围坐在几张长桌前,专心致志地聆听蒋心忠讲解贝雕技艺。鲍鱼壳、淡菜壳、海蛎壳……这些常见的贝壳,在蒋心忠手中雕刻成立体、小巧、形象逼真的花鸟、山水或是人物。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流露出好奇、羡慕的神情。“我是在上小学时和贝雕结缘,现在也要把这项技艺传给下一代的孩子,从小培养他们对平潭贝雕的兴趣,也希望能为平潭贝雕技艺的传承埋下种子。”蒋心忠说。
贝雕虽美,制作却不易。要知道,贝雕技法分圆雕、浮雕、嵌贝漆器、嵌贝仿古家具等类型,蒋心忠的拿手好戏便是浮雕与圆雕这两大技法。其中,圆雕的雕刻手法,使观者可以通过各个角度看到生动形象的造型,这就要求贝雕师要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多方位进行雕刻,难度极大。“整个中国传承贝雕圆雕技艺的工匠都非常少,这需要有艺术的创造加上多年的经验。”周明说。
谈及蒋心忠同贝雕的结缘,还要从1955年说起。彼时,12岁的蒋心忠为平潭实验小学美术劳作班的成员,在老师林国钦带领下,他到海边拾捡贝壳,堆砌成海螺工艺品,其中《台湾地图》和《百花齐放》荣获中共中央办公厅表扬,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便开始痴迷贝雕工艺。
后来,平潭成立地方国营贝壳工艺厂,蒋心忠成为了贝壳工艺厂的第一批工人。从学徒工升级为技术员、车间主任、技术厂长,蒋心忠耗费数年,一步一个脚印。然而由于难以适应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平潭工艺美术厂于1999年宣告破产。下岗后的蒋心忠依然没有放弃贝雕,在工作之余也不忘练习贝雕技巧。“贝雕这门手艺,自打我拿起就没想过放下。我这一辈子,就搞这一件事了。”他说。
2010年以来,乘着开放开发的东风,平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低迷多年的贝雕行业迅速复苏。此时,蒋心忠虽已年逾古稀,但宝刀未老。在长期实践中,蒋心忠的雕刻技艺形成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无不构思精巧,形神兼备;他的功底,厚重扎实,贝螺的组合,雕刀的运用,色彩的搭配,尽皆得心应手。
作为平潭贝雕传承的领跑人,蒋心忠一直致力于潜心钻研艺术、打磨精品。“现如今,我们希望能够走高精端路线,毕竟传统手艺要钻研才能够出彩。”蒋心忠说。
“学艺后,不知汗湿了多少件衣裳!”
从单一的口耳相传、书籍介绍,到传统媒体宣传,再到新媒体推介,非遗文化的普及也紧跟时代潮流。这些年,已经有不少媒体看准了平潭藤牌操的表现力与文化内涵,不惜跨越千里,追逐岚岛之瑰宝。
陈文英(中)与张纬荣(右)在练习藤牌操
“您二人可以在对打的时候,定格一下,我们用镜头记录一下。”“我们会用特写展示服装细节。”……去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美食文化类系列节目《味道》栏目摄制组进驻平潭,拍摄美食制作专题,寻访专属平潭的“味道”,而藤牌操则作为平潭海防历史的一块“文化招牌”,被纳入其中。
只见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文英与张纬荣屈腿实步,气沉身稳,腰板挺直,皆是威武有力之相。对打表演时,二人攻与守配合默契,招式娴熟,动作流畅,藤牌的遮挡和短刀的砍刺相辅相成。舞动藤脾时,张纬荣大臂带动小臂,依靠手腕的灵活转动,运作藤牌,巡行全身,其节奏拿捏得当。而陈文英举刀收刀干净利落,动静切换只在一瞬间。
劈、刺、砍、削、格、挡、撩、拨……无论是藤牌、三股叉、双锏等长短器械的单练,还是对练及阵法演练等,都能做到招式分明,过渡自然。从起步到收势,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下场后,陈文英与张纬荣满头大汗,二人笑言:“自学了藤牌操后,不知汗湿了多少件衣裳!”
回望陈文英与张纬荣二人的学艺之路,都快半个世纪,如今传承至他们,已是第五代。在二人看来,藤牌操看重的是固本筑基、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是藤牌操传承人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1976年,15岁的张纬荣因痴迷武术,便拜藤牌操第四代传人蒋心华为师。历经数年锤锻,张纬荣坚持做到每日练习,摸索诀窍。鸳鸯步、鸟雀跳、跌滚翻等基本步法驾轻就熟。陈文英传承自藤牌操世家,父辈皆为藤牌操好手。受环境的熏陶,陈文英自幼便对藤牌操耳濡目染。
在台上,陈文英与张纬荣紧密配合,攻防严丝合缝;在台下,他们心意相通,积极宣讲藤牌操的历史渊源和传承的现实意义,呼吁全社会共同关爱藤牌操,合力推动这艘大船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他们二人共同立誓将以南拳为灵魂的藤牌操打造成传统项目,世代守护这条文化根脉。
2014年以来,陈文英与张纬荣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多批次培训学员,在教练员岗位上挥洒了无数辛勤的汗水。此外,这些年,陈文英与张纬荣在藤牌操协会的主导下,积极推动进校园,力求做到推广藤牌操“从娃娃抓起”,让非遗“活”起来。他们应平潭实验小学之邀,实施“校本课程”,将藤牌操打造成学校的特色项目。此外,他们还积极参加各项演出活动,为平潭的旅游文化宣传造势。
“平潭藤牌操集中体现了海坛儿女不畏强暴,英勇御敌,奋发有为的精神,承载着仁人志士保疆卫土、捍卫和平的风采品格,在历史风雨的洗礼中,必将奋勇前往,给人们带来更大惊喜。”撰写《藤牌操传》的作家林为粱深知藤牌操在岚发展的兴衰沉浮,在他看来,藤牌操除了是见证抗击外侮的珍贵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重要作用,也对平潭旅游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像陈文英与张纬这样的人,要越多越好,这样平潭的非遗项目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更远的传承。”林为粱说。
“争取恢复大部分剧种原调演唱”
一线“提起”天下事,双手拨动古今人。12日,实验区文化馆内,一场平潭词明戏与泉州木偶剧的民间曲艺交流拉开序幕。
老艺人悬控木偶做出各种复杂动作
活动现场,老艺人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演出自己的拿手戏。平潭苍霞垄词明戏传习中心现场表演了一段经典剧目《偷桃》,只见木偶们身着鲜艳戏服,随着老艺人在幕后巧妙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悬控木偶做出走、跑、跳、坐等复杂动作,一根细细的线仿佛赋予木偶艺术生命,令人叹为观止。
随后,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也为大家带来《小沙弥》《钟馗醉酒》《青春梦》等精彩纷呈的剧目,提线木偶线条繁多,操纵复杂,精湛的技艺让到场观众和嘉宾大饱眼福,纷纷赞叹不虚此行。两地非遗项目在这场交流活动中,得到了有益的思路。
另一边,夜幕降临,在坛南湾,游客们收到了一份惬意的“礼物”。只见田美澳海滩上,一个用红色幕布搭建起来的舞台,伴随着清脆悦耳的音乐声,一场独具平潭文化特色的词明戏表演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舞台上,提线木偶时而扭头提腿,时而摆手握拳,搭配着表演者嘹亮的吟唱,尽情展示人间百态,演绎悲欢离合。舞台下,坐着熙熙攘攘的游客,他们吹着习习海风,享受着平潭传统文化艺术的美。
而促成活动的背后,除了离不开老艺人们的坚守,其中词明戏十代传人林心瑜,更是功不可没。词明戏讲究颇多,舞美、乐理、技巧缺一不可,其学艺难度大,也是造成词明戏总是青黄不接的主要原因。“词明戏与闽剧不同,主要是唱腔不同,有普通话唱词,还要平潭腔调,乐队现场演奏,又需要分角色的提线木偶上场,而木偶是由真人分角色演唱,整场戏演下来,难度不小。”林心瑜说。在老艺人们年纪渐大,体力难以跟上演出节奏之际,林心瑜从师父林文远手中接过了指挥位,成为剧团的新一代“主心骨”。现如今年近半百的林心瑜,为词明戏司鼓并指挥,对于词明戏提线和奏乐都有着独到的理解。
平潭词明戏吸引孩子们来观看
自2018年苍霞垅词明戏入选平潭区级非遗项目以来,包括林心瑜在内的传承人有系统地加强保护和传承措施,词明戏重焕生机。组建词明戏演出队、开展词明戏的传承和演出、建立苍霞垄词明戏传习中心……“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词明戏,我们争取在5年间恢复大部分剧种原调演唱。”林心瑜信心满满。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