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建馆35周年
2020-08-16 19:34:04 来源:新华日报原标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建馆35周年
15日,纪念馆举行和平集会,各界人士撞响和平钟,共筑世界和平的愿景。 陈俊伊 万程鹏摄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5周年纪念日,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35周年。当天上午,纪念馆举行和平集会及主题为“应声立,循声进”的35周年回顾展,相关专家学者、纪念馆设计和建设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等部分代表齐聚悼念广场,升国旗,奏国歌,撞响和平钟,回顾35年传播历史真相的努力,展望未来共筑世界和平的愿景。
建馆立业,场馆承载老一辈的耕耘
“这个放大镜和录音机都是我用过的。”87岁高龄的纪念馆原副馆长段月萍指着其中一个展陈橱窗说。
她的记忆回到了1982年6月——日本文部省在审定高中和小学教科书过程中将“侵略”改为“进出”或者“进攻”,把南京大屠杀的起因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等。“教科书”事件激起南京人民的愤慨,纷纷要求将“血写的历史永远铭刻在南京的土地上”。
南京正式发起筹建纪念馆,馆址就选在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之一的江东门,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段月萍进入“南京大屠杀编史组”,负责史料收集,“我就想把毕生精力都奉献出来,一定要把纪念馆建设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爱祖国爱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这是我们这一辈的心愿。”与她同一工作小组的孙宅巍当时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被称为“南京保卫战研究第一人”的他,开水加馒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档案馆里,37年来一直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通过统计掩埋尸体的数量证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达到30万,成为铁证。编史,建馆,立碑,198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
以史为本,历史不会从人民心中抹去
应声立,循声进。纪念馆与时俱进,陆续开展证言搜集,广征文物,关心关爱幸存者,打造精品陈列,开展研讨活动、仪式化社会教育和国际友好交流,举办境外展览,打造新媒体平台等活动。35年来,纪念馆始终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讲述历史,成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共计接待观众上亿人次。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7年,南京成功申报国际和平城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老人见证了这35年来的发展,他说:“日本鬼子刺刀带来的伤痛就像烙铁烙在我心里,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从人民心中抹去”。2019年纪念馆启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记忆传承行动”,建立首批82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族760多位后代信息库,葛老的儿子们也都成为这段历史的传承人。
脖上挂着数码相机,手里握着自拍杆,背包里塞着三脚架,85岁的祁恩芝与93岁的刘健芝早早就来到纪念馆35周年展览现场,从1994年南京首次公开集会悼念遇难者,这对耄耋伉俪已经连续拍摄记录了27年,3万多张照片无偿捐赠给纪念馆留存。祁恩芝说:“只要我们身体允许,就一定要坚持拍下去。尽己之力,传播这段历史,教育下一代牢记苦难,珍爱和平。”
继往开来,年轻一代共建国际和平大家庭
立足南京,面向世界。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和各方的鼎力支持,纪念馆经历了两次扩建,场馆变得越来越大,参观者越来越多,已经变成一个拥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博物馆。
14岁的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一学生蔡一豪看到段月萍后,激动地邀请奶奶与他合影,作为一名紫金草学雷锋志愿者,他已经在纪念馆志愿服务两年多了,“身为一个南京人,我希望把这段历史传播出去。国家和平,我们的小家才能美好,我们才能在好的环境中安心学习。”
来自阿富汗的韩墨迪是参加当天举办的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第三十期交流活动的学生,他说:“和平是最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折了这个象征和平的紫金草小花。”2017年,纪念馆开办南京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这段历史,目前,已经为80多个国家、3800多名学生提供教学服务。
纪念馆教育服务部刘思宇是一名英语讲解员。2018年国庆节接待丹麦外宾,怀着忐忑的心情完成首场讲解。外宾们在离开时表示,参观之后,才知道中国人民曾经遭受如此巨大的苦难,才了解到辛德贝格这位勇敢的丹麦英雄。那场讲解让她更加明白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用英语讲好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让更多的外国友人能够与纪念馆携手,共建和谐美好的国际大家庭。”
五星红旗猎猎飘扬,和平钟声悠扬回荡。正如理查德·布莱迪医生的后裔梅根·布莱迪所言:“爱与同情是无国界的,我们彼此紧密相连。我们有机会塑造未来,青年在新时代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 娜 孙 庆 杨 玺)
责任编辑:林丹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