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这十年 | 久久为功,谱写文化新华章

2024-11-19 11:41:31 来源:东南网

原标题:新福建这十年 | 久久为功,谱写文化新华章

福州三坊七巷水榭戏台前,闽剧表演如诗如画。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东南网11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

“一场晚会能看到这么多的名家同台演出,戏剧大省名不虚传!”国庆节前夕,“梨园百花颂”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戏曲音乐会在福州大戏院精彩上演。曾静萍、周虹、吴晶晶、李敏、陈娟娟、孙劲梅、王君安、黄艳艳等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以及活跃在我省艺术创作一线的中坚力量和剧坛新锐同场献艺,星光熠熠。

晚会开始前,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亮相联合国总部的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暖场开演。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木偶艺术的珍稀范本和卓越代表,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暖场表演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木偶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场戏曲音乐会上,15家省属及地市戏曲院团倾力打造的18个节目,涵盖了京剧、越剧、闽剧、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歌仔戏(芗剧)、闽西汉剧、潮剧等9个剧种,充分彰显全省舞台艺术工作者砥砺传承、守正出新、精品迭出的时代风采。缤纷多姿的剧种特质、强大雄厚的演出阵容、精湛华美的舞台表演折射出福建作为戏剧大省的殷实底蕴。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我省牢记嘱托,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好理论“富矿”,深挖传统文化“宝矿”,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繁荣文艺创作,建强文艺“闽军”,打响“闽派”特色文艺品牌。

十年来,我省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扛鼎之作在全国脱颖而出——歌仔戏《侨批》等4部戏剧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实现福建戏剧该奖项的“七届蝉联”;莆仙戏《踏伞行》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闽剧《生命》等3部剧本获曹禺剧本奖;第九届中国戏剧节全国共20个获奖名额,我省占3席,获奖数居全国第一;高甲戏《围头新娘》、京剧《林祥谦》等多部优秀戏曲作品参加全国优秀戏曲、高腔、汉剧、采茶戏、京剧艺术节、百戏盛典等全国性展演,入选数居全国前列;民间工艺作品屡获佳绩,多次蝉联和入围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闽派诗歌”“闽派戏曲”“闽派批评”等“闽派”特色文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闽派文艺”在全国叫好叫响,赢得了业界赞誉和社会关注。

山海画廊,人间福地;清新福建,福往福来。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福建的“福”,不仅是各行各业兴旺发达的“百业福”,更是牵动着每家每户人间烟火气的“百姓福”。

11月12日,福州市图书馆一楼,行草结合、风格各异的“福中寿”“有福”“多福”“今福”“天福”等福文化书画作品,吸引众多读者前来寻“福”。大厅内,《新时代福文化研究与应用》首发活动在这里举行。《新时代福文化研究与应用》由我省著名福文化专家库专家方庆云耗时30余年编纂而成。该书逻辑严谨、内容翔实,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不仅深入挖掘和阐释了中国传统福文化,同时对新时代福文化发展方向与实践应用进行了创新探索。

“福文化是百姓之福、时代之福。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福建省福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开展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是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民群众在生活品质提升过程中,感受美好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十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申遗工作,我省成功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这是时隔16年后再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增2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其中“送王船”是我国首个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合申遗成功的项目,我省成为我国迄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十年来,通过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我省推动昙石山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万寿岩、城村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莆田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鲤城区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创建示范区。

十年来,我省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4人,数量分别上升至全国第9位和第5位;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居全国第11位;新增国家级传统村落479个、国家级名镇名村53个,数量分别上升至全国第6位和第2位。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年来,省社科联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思想库”“智囊团”重要作用,加大对八闽红色文化、海丝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挖掘整理和创新发展,提升八闽文化辨识度;组织动员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社科强省建设大调研,深入实施社科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创新行动;着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福建基因”,广泛深入宣传弘扬新时代福建精神,推动八闽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科强省目标,着力提升福建社科学术原创力、学科竞争力、学术影响力,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福建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有力的文化条件、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坊七巷:文化遗产焕新彩

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本报刊发福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报道。

这段时间,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身着传统服饰、头簪“三条簪”打卡拍照的年轻游客络绎不绝。在坊巷街头留下的一张张美照,源于福州牢记殷切嘱托、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接力奋斗。

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被称为“里坊制度活化石”。这里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这里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沈葆桢、陈宝琛、林觉民、冰心等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他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珍爱文化遗产,福州首先做好老宅子、老建筑的保护修缮。

位于宫巷26号的沈葆桢故居,是三坊七巷建设年代最为久远、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古厝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4月,沈葆桢故居启动修缮,历时17个月,于今年9月底完成施工。近日,该修缮工程通过了福建省文物局终验,并对外开放“沈葆桢创办船政巡视台湾”史迹展。

“这座古厝混合了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修缮过程中,我们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严格按原状修复,既保留各个年代的建筑痕迹,又保持古厝本身朴实的风格。”福州市文物局文物专家邱守廉介绍。

迄今,三坊七巷保护修复项目累计投入约50亿元,遵循“修旧如旧,保持总体坊巷格局、风格、风貌不变”的原则,以及“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施工要求,对街区内古建筑进行保护与还原,修复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

文化遗产既要精心呵护“保下来”,也要融合创新“用起来”。2022年,随着《福州市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管理办法》出台,对三坊七巷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迈上新高度,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新标杆。

近几年,三坊七巷依托古厝资源,先后引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海上丝绸之路展览馆等业态,并吸引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油纸伞、肉燕等非遗入驻古厝。其中,福建民俗博物馆常态化举办非遗展演活动。“我不仅看了提线木偶表演,还自己动手做了扇子和纸龙,很有意思!”在馆内的传统手工体验项目区,9岁的林铭兴致勃勃地说。

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览、非遗文化展演、街头艺人演出等活动,成为三坊七巷的新招牌。今年1至10月,三坊七巷举办各类活动超3500场,其中元宵灯市、国庆古风市集和“月满古厝”中秋传统习俗展演等已成为“经典节目”。

今年,国潮快闪店、沉浸式戏剧等文旅新业态在三坊七巷不断“上新”。7月,《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式剧场福建首店签约落地,为市民游客沉浸式呈现盛唐风情。国庆假期的“福厝潮有戏·闽式生活季”系列新业态产品也吸引了大批游客。

文化遗产“复活”了,坊巷人气更旺了。2023年,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人流量约1674.2万人次。旺盛的人气,带动文旅经济发展节节高,这里已成为福州传统文化展示中心、交流平台、文创产业基地。在三坊七巷的示范引领下,福州的上下杭、梁厝等历史文化街区也纷纷打响知名度,每个周末、假期都上演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文化遗产齐焕新光彩。

大事记

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 整理

2016年

我省基本实现县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剧院,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纪念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2016—2017年

《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发布,设立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福建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出台基金扶持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2017年

高甲戏《大稻埕》获“五个一工程”奖;闽剧《双蝶扇》、南音《凤求凰》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歌剧《松毛岭之恋》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2017年

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2月,三明万寿岩成功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0年

“十三五”时期,福建省文化产业实现质的飞跃——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国第5位,成为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少数省区市之一。

2021年7月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市举行,“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顺利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2年

“闽人智慧”传播计划启动,挖掘展示福建人民在世代相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闪光思想、革命贡献、先进发明、精湛技艺、非凡创造。

2022年

莆仙戏《踏伞行》摘得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是福建省时隔15年再次获得该项殊荣。

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表彰,福建10部作品获奖,数量居全国首位。

2023年4月

省委、省政府召开近年来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和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作出打造“常来常往、常来常想、常来常新”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新部署,勾勒文物资源大省迈向文物保护利用强省的新蓝图。

2024年

3月,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0月到11月,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成功举办。

惠女影雕体验活动弘扬“福”文化。林辉 欧阳荣华 摄

改造提升后的鼓浪屿八卦楼重新开放。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莆田元宵热。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责任编辑:林巧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