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国学大讲堂丨台湾那个网红教授,苑举正来了

2021-09-16 13:57:20 来源:两岸国学中心 作者:何 伟

微信图片_20210916135727.jpg

近期,到大陆打新冠疫苗,已成为很多台湾民众的选择。前段时间有一则名为《打完疫苗只有一个“副作用”》的短视频火了,视频里一个男人笑称“疫苗打了以后只有一个‘副作用’,这个‘副作用’是什么呢?太爱显摆了,太高兴了,逢人就说中国疫苗好的不得了,没有任何的身体上的不舒服之外,感觉上特别骄傲。”

微信图片_20210916135854.jpg

这个“男主”是谁呢?正是我们亲切的苑举正教授。

苑举正,祖籍山东,1960年出生于台北,比利时鲁汶大学(荷语区)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两岸国学中心主任(台方),著有《哲学六讲 》等。

B站最受欢迎的哲学UP主

微信图片_20210916135857.jpg

很多网友对苑教授最新鲜的标签应该就是B站(Bilibili)的UP主(博主)了。苑教授一入驻B站,便吸引了数十万粉丝关注。大家对一位精通哲学的专家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跟年轻人谈笑风生感到十分新奇。于是苑教授经常通过发布视频、直播与网友对话、面对面了解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想法,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B站年轻人心目中的“精神导师”。

热爱追逐历史踪迹

苑举正的父母于1949年从山东来到台北,在这里度过了余生,但他们一直心系着大陆。“我们家吃的是山东饭,说的是山东话,我父母经常给我和弟弟讲家乡是什么样的,大陆是什么样的。”

距离台湾东吴大学不远处,有一座幽静的院落,进门的坡道旁有一块圆形的石头,镌刻着“钱穆故居”四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素书楼”。在这里,苑举正的思想追逐着钱穆的生平,从北京大学来到西南联大,从香港来到台北,横跨了近一个世纪。

对中华文化深感兴趣的苑举正在台北寻找着一个又一个名人故居,林语堂、胡适……“这些保留下来的墓冢和故居也告诉所有人,我们的历史有事实为证,这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很有意义。”苑举正说。

醉心研究中华文化

苑举正对中华文化的痴迷,也得益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文化复兴运动。“我出生于1960年,成长过程中正好经历了这一运动。”苑举正说,“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语言,这一时期,台湾人开始学习国语(普通话),也正因为此,使得台湾人可以从厦门到乌鲁木齐一路畅通无阻,没有语言障碍。”

苑举正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历史、地理等知识,他知道福建以北是浙江,福建以南是广东;他知道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了解汉唐文化……“文化复兴运动,最重要的是把大陆过去几千年的文化在台湾这个小岛上耕种繁衍了下去,我们这一代人受到了很完整的中华文化教育,我们对大陆,对自己的祖国非常了解。”

让苑举正遗憾的是,90年代初,在台湾本土化运动的冲击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忘却,近乎消失。

中华文化助力战疫

面对席卷全球的疫情,中美两国呈现出了不同的治理方式和成效,通过文化的对比,明眼人都能看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苑举正教授十分欣慰,中国人在生活当中处处体现着儒家提倡的秩序,每个人各司其职。“我们整个社会的思想来源于我们文化的精髓。我们外表不尽相同,但我们都叫汉人,汉人是个文化的概念,我们用着同一套历法,有着同一套文化系统,而海峡两岸都是中华文化深入内化的地方,文化完全介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苑举正说。

“中国人从来不觉得戴口罩有什么问题,中国人都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己不想生病的同时也不希望别人生病,我们戴口罩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所以我们从来没因这事发生过像欧美地区游行示威的问题,我们能井然有序地快速控制住疫情的传播。我们如此支持国家政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引导。”

热忱的中国心

诚挚的中华魂

苑举正教授的人生充满奋斗与激情

他将用人生经历讲述世界故事

以中华文化解读中国“抗疫”力量

小编早已迫不及待了

机会只有一次

速速报名参加吧

第三十八期两岸国学大讲堂活动信息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承办单位:平潭两岸国学中心

协办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

嘉宾介绍

微信图片_20210916135839.jpg

苑举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两岸国学中心主任(台方)。著有《求真:台大最受欢迎的哲学公开课》《哲学六讲》《索罗斯的投资哲学》等。

演讲主题

仁者无畏:疫情下的中国之治

时间地点

时间:2021年9月17日19:30-21:30

地点:平潭台湾创业园34号楼两岸国学中心主会馆

注意事项

微信图片_20210916135835.jpg

(扫码报名 限30名)

本次活动报名观众限定30名,因疫情防控需要,我们已将现场消毒,请您戴好口罩入场,隔开就坐。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