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中“珠链” 联结两岸 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引关注

2023-05-19 09:37:38 来源:平潭网 作者:陈澜清 文/摄

石沪群与蓝天、沙滩和风车田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线

行走在平潭宽阔绵延的海岸,你会发现,潮间带上筑起一道又一道弧形石堤,犹如是镶嵌于海岸的美丽花边。它们是利用潮差原理进行捕捞的一种定置渔具,这就是石沪。

石沪吸引游客游玩

在平潭,石沪也被唤作“石石户”,也有“石围堰”“渔冲”等称谓。在平潭长江澳、小庠岛等地,这种人工修筑的古老而神奇的捕鱼建筑,至今发挥着渔猎作用,有的还被改造成为特色旅游景点,成为游客亲水打卡的胜地……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配图

日前,平潭石沪引发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关注,在近期刊发的“海峡两岸石沪群:中国石沪最密集的地方”一文中,长江澳石沪、大练岛白礁沪、小庠岛“南尾沪”等石沪群的风光大片,风姿绰约,美得让人如痴如醉。古老而神奇的捕鱼建筑,走进公众视野,也默默讲述着千百年来平潭海岛渔民的智慧与勤劳。

追寻“大地的艺术”

在平潭北部的长江澳,碧蓝的海面上,黑色的神秘线条,划出一个又一个弧形,仿佛镶嵌在海岸线上的优美纹路,与海景、风车田相互映衬,随手一拍,都极具美感。俯瞰这里石沪群,更是一绝。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展现的航拍图片,碧海银滩上,几处圆形或迷宫形的石沪,犹如神秘的图腾,又仿佛是凝望天空的大海之眼。这些巨大无比的线条,让周边渔船都显得十分渺小;而且它们有着心形、圆弧形、螺旋状等多种复杂的形状和走向,可以清楚地辨别出人工雕饰的痕迹。“那‘心形’是用来集鱼的沪房,那蜿蜒的‘项链串’是为了防止鱼儿游出石沪而修建的石堤。”福建作家萧春雷说。萧春雷曾多次来岚探寻平潭石沪,他是《海中“珠链”从福建石沪到“海峡石沪群落”》的撰稿人。萧春雷告诉记者,石沪有正式与简易之分。很多石沪非常简单,人们利用潮间带的现成岩礁,补筑几处沪堤,留出沪门,就是一个简易的石沪,看上去若有若无。正式的石沪比较完备,属于大型定置网渔具,早年间要登记征税。

萧春雷非常惊喜,平潭石沪依山海地貌而建,造型多变,如同“大地的艺术”。据他介绍,福建是我国记载石沪最早的地区,明代石沪在此已经蔚然成风。清代石沪跨越海峡,传播到当时的福建省台湾府诸县。至今,台湾海峡两岸依然是中国石沪最密集的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海峡石沪群落”景观。

去年,萧春雷来大练岛探访石沪时,正好遇到涨潮,但南岸围东村的白礁沪没有被淹没。萧春雷认为,白礁沪堤长而整齐,西南端与岩礁相连,岩礁上有座小庙,岩礁与海岸之间的沙滩形成了天然的沪门。从另一个视角凝望白礁沪,可看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从远处横跨而过。“这是我在平潭见过的最优美的石沪。”萧春雷说。

石沪焕发“新生命”

长江澳的石沪群,在萧春雷眼中,“线条柔和、极具美感,比起捕鱼的本职,似乎更具观光功能。”眼下正值平潭旅游旺季,长江澳的石沪已经被改造为特色旅游景点,成为游客亲水打卡的胜地。石沪“赶海”就是游客们最爱的亲水活动之一。放眼望去,海堤上,吸引了不少游客。“趁着好天气来这里游玩体验,还能在石沪周边捡到青衣螺、锥螺等海产品,这一会儿,就收获了不少。”来自长乐的游客林小姐说。退潮后,记者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退潮的石沪里,这里还保留着往昔的状貌:有的石块光洁如棋盘,有的石头奇巧如恐龙蛋,而多数石头表面长满海蛎壳,海蛎壳上生着绿藻,绿藻浸在海水里。尤记记者第一次曾跟随萧春雷登临小庠岛砂美澳海岸的礁石滩,俯瞰石沪时发出的惊叹:眼前,一条人工堆砌而成的石头埂横亘在海岸边,在浪涛翻涌的海面上筑起一道弧形石墙。石墙线条呈现出不规则的“M”字形,将海面一分为二,颇具古朴之美。赶海的渔民站在石沪上,一手拿着塑料桶,顺着石墙延伸的方向赶海拾贝。

渔民在石沪中捡拾海产品

从小在小庠岛上长大的李遵顺见证了小庠岛石沪群的繁华与兴衰。在十几岁时,他曾跟随长辈进行石沪捕鱼。每年春夏时节,潮涨时鱼蟹就顺流而来,渔获的场景十分热闹。石沪捕鱼成为维持他们日常生计的重要手段。

游客在石沪周边捡青衣螺、锥螺等海产品

后来,随着渔猎生产方式的变化,石沪也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每年有渔民专门负责维护石沪,这里的石沪群就这样被保留下来。每年春夏之际,依旧有不少村民驾驶渔船回村开展石沪捕鱼。

小庠岛上的石沪群

“石沪是古代海洋渔业的文化遗存,矗立在海陆交汇处,潮汐往复,冬去春来。石沪不是永恒的,如果无人使用和维护,再坚实的沪堤也会被风浪摧毁、倒塌、散乱一地,最终复归于自然。”萧春雷说,幸运的是,平潭有不少石沪“有人维护,保存尚好”。


责任编辑:林巧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