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作家周而兴:走过青峰“仙人桥”

2024-05-10 10:13:02 来源:平潭网

走过青峰“仙人桥”

作者:周而兴

风光旖旎的平潭岛,蓝天碧海与因海蚀形成的奇岩怪石相得益彰,深受游人喜欢。有趣的是,秀丽的山川也赢得了各路神仙的青睐,许多的奇岩怪石景点,留下了不少“仙踪”。民间流传着各路神仙巡游平潭的众多神话,如流连忘返的塘屿岛上的“海坛天神”、铁拐李大闹东海形成了“仙人井”、八仙寻水踩踏青观顶留下“片瓦仙踪”奇观等等,不胜枚举,令人叹为观止。

图片

图片

图片

初夏傍晚,趁着天色未晚,我们驱车从平潭城关出发,探访慕名已久的青峰“仙人桥”景观。

图片

汽车在宽敞的环岛路通往青峰村方向的延伸线上奔驰,路边茂盛的木麻黄绿荫,消却了炎酷的热气。从芦洋埔环岛路主干道出来,不到20分钟车程,便到了青峰村。

图片

青峰村,位于海坛岛的北部,遥望台湾岛,是台湾海峡上的交通要道。据1921年版《平潭县志》介绍,因该村的山峰上有着四季青翠茂密的树木,而得青峰村名。

这是一个依山傍海的传统渔村,色彩斑斓的石厝错落有致,站在石厝旁,碧海蓝天尽收眼底。村民世代以捕鱼谋生,村道上看见不少村民在晾晒淡菜干(俗称“蝴蝶干”)等渔获。

这里出产的海蟳特别出名,冬季时,渔民捕到的青峰蟳一上岸,就被人抢购一空。

图片

青峰村曾经是海防前线重镇,早年有部队驻守。小时候,我与伙伴常到邻近的青峰村观看部队放映的露天电影,至今记忆犹新。

近年来,随着北部生态廊道的开通,便利的交通给青峰村带来发展新机遇。北部生态廊道的北部起点位于该村,山海交融的美丽风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该村积极探索留住石厝的古味道,留住烟火气,寻找保护、开发民宿和旅游产业融合新路。

图片

来到石厝鳞次栉比的村上,由于看不到明显的路标,同行的李老师虽然来过“仙人桥”,也一时辨认不清具体方向。只好请一位热心的本地村民带路,才顺利穿过纵横交错的村道来到海边的“仙人桥”。

图片

“仙人桥”位于青峰村西北角的海隅。在一片陡峭的山崖上,有块巨岩横卧二崖之上,似一桥横架空中。这就是县志中记载的“仙人桥”。为了察看清楚,我想靠近“仙人桥”,弯着腰徐徐攀行,但是山岩叠嶂险峻,挡住了去路,心里不由发怵。抬头一望,发现李老师已经熟练地绕过陡峭的山岩接近“仙人桥”,我赶紧按照他的指引走近。

只见“仙人桥”的桥面高10多米,桥洞高约6米、宽约2米,形成天然的海蚀拱桥。每当海上刮起大风时,海浪沿桥下海蚀沟汹涌而入,浪花飞溅数十米,宛若风卷雪花的景观。传说当年八仙云游来到海坛岛,醉迷于这个美景,便特地从仙人桥走过。

这里紧挨台湾海峡,经长年的海浪海风冲刷、风化、侵蚀,造就了这一带岩石的千姿百态。

在“仙人桥”周边岩石叠嶂的缝隙中,长着海岛特有的珍珠菜、前胡等植物。在这样土壤贫瘠的礁石上,依然绿意盎然。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不已。山岗上,海风习习。眼前山海相接,海岸线曲折连绵。俯视蔚蓝的海面,几座探出海面上的高大风车悠扬地摇曳着风叶,渔舟往来,波澜不惊。

夕阳西下,余晖映照海面,金光闪耀。渐渐地,棕红色的晚霞浸染海天交际处,将清清粼粼的海水镶嵌了色彩缤纷的外衣,美不胜收。同行的魏毅把海景美图发到朋友圈上,顷刻间迎来众多朋友的点赞。

图片

返程路上,映衬着窗外的彩霞,海滩上拉网归来的游客,村边上叫卖海蛎、淡菜、鱼虾的村民熙熙攘攘,组成山海、渔村兼具共融的美丽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图片

作者笔下的青峰村
是很值得打卡的地方

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青峰村

在福建平潭主岛的东北部

有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

它依山而建

三面环海

景色旖旎

它的名字叫

——青峰村

图片

群落式的古厝民居

是青峰村靓丽的风景线

山海之角

石厝红瓦

别具风味

图片

为适应海岛气候

村民们就地取材

用花岗岩建造石厝主体

屋顶以石压瓦

这样建出来的房子

不仅可以抵御大风

还能抗海风腐蚀

村里成片保存了完好的石头厝建筑群

有20多处百年传统石厝

图片

这里的村民靠海吃海
尤擅耕海牧渔
依托近海捕捞的优势
青峰村的海鲜以新鲜著称

图片

近年来
青峰村
这种原汁原味的渔村风貌
吸引了
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作者简介

周而兴,笔名亦舟,福建省作协会员,福州市台江区作协主席团成员,《福建乡土》执行主编。著有散文集《海峡风吟》,参与编撰了《网络金融培训教材》,福建省扶贫文集《台安两地情》,台江作家文丛《历史名人与台江》等。文学作品被多种出版物收录。

责任编辑:林斯峥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