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作家欣桐:海岛·端阳

2024-06-13 10:07:53 来源:平潭网

海岛·端阳

作者:欣桐

春节以后。一滴念叨连着另一滴

做起家粿啰、面饼啰、香囊啰——

流水般

香粿叶长成大树。香粿树

浓缩在阿嬷的念叨声中

回望童年,多少个旧旧的身子

只容得下五月五的那口灶

旧八仙桌,旧花色布

旧旧的欢乐。旧旧的小脸。以及

香粿泡出的一盆碧绿

门楣上,有艾草、菖蒲和一串旧词

一切皆有深意。阿嬷五彩绳的尽头

是爱和惊叹,是白胖胖的人间

是两代人追光的问答

“阿嬷,端午节为何要起家粿”

“阿命啊,起家,就是发家”

眉间点上雄黄,带上粽子、香囊、伙伴

给端午阳光,一个干净的拥抱

这个午后,石头厝饱满起来

凤仙花正艳,栀子花正香

饱食后的小仔们,听蝉,听屈原、听龙舟

听正当年的阿公,打鼓穿过潭城港

苦楝树灌满了风。听!不变的海坛歌谣——

初一钉菖蒲,初二起糅垛,

初三煎面饼,初四做节仔,初五喷雄黄……

平潭的端午

有什么习俗呢

一起来看看吧!

五月初一

钉菖蒲

平潭人在五月初一

会将艾草、菖蒲挂在门的两侧

用火红且吉祥的红纸带固定着

艾草和菖蒲都是芳香植物

其气味可驱除害虫

聪明的祖先

就选择在五月初一这一天“挡门”

即是挡住瘟疫和病菌

在这咸咸的

有海水气息的小城里

艾草和菖蒲叶子的香气四溢

端午的味道从初一开始

蔓延在大街小巷

五月初二

起糅垛

在平潭

粿箬是平潭的特色小食之一

需要用米、麦磨成粉浆

或掺上蒸熟的番薯、红糖

让其发酵,入蒸笼熟成形,酸甜适口

因为粿蒸熟后会膨胀起来

所以命名为“起家粿”

寓意发家致富

五月初三

煎面饼

面饼是最能代表

端午特色的美食了

平潭方言的“面”与“绵”谐音

有“福寿绵长”的美好寓意在里面

煎面饼前,要先做面皮

用面粉和地瓜粉加水,打上鸡蛋

调成牛奶样的液体

用勺子一挥一摊就成一张面皮了

煎好的面饼里需要裹着馅

馅料是预先炒好的

如海蛎、蛏、虾仁、蟹肉

以及猪肉、包菜、绿豆芽、笋干

需要注意的是

在平潭端午节民俗里

有新丧的人家不得煎面饼

得由邻里或亲友赠送

送的数量只能奇数

表达丧事不成双的良好愿望

五月初四

做节仔

大部分平潭人

选择五月初四晚上过节

主要是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和缅怀

因此各家都要煮一顿大餐

一家人围坐乘凉品尝美味

一起庆祝节日,便叫“做节仔”

五月初五

曝午时

在平潭

端午节还是民间的卫生节

这种清扫庭院的活动从初一开始

初五则是高潮

这一天清早

各家各户从田野上

采回黄花草、紫苏、马鞭草、黄豆杄

连同从门楹取下的菖蒲、苦艾

一起洗净烧水沐浴

家中的大人会将雄黄混上些白酒

装进喷雾器中

四处喷洒驱虫

还会蘸些雄黄点在小孩头上

寓意驱避毒虫保佑健康

家具、被帐会洗净放到屋外或阳台上晾晒

一直晒到午时阳光直射为止

这便是晒午时

作者简介

欣桐(本名余小燕),四川内江人,中国作协会员。现居福建平潭,供职于平潭融媒体中心。著有散文集《指尖起舞》《萤火流年》《坛中日月长》以及平潭民俗文化丛书《行走海坛》《海坛掌故》《平潭行旅》。

责任编辑:林巧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