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何龙:平潭,风中的记忆
2024-10-19 09:13:15 来源:平潭网 作者:何龙/文 资料图平潭,风中的记忆
作者:何龙
风是自然界的游牧民族。它永远在行走,永远在路上。它是“三无人员”:无祖籍,无户口,无故乡,你永远无法考证它的起点和终点。
风没有祖籍和故乡,而我却有。我的祖籍是福建,我的故乡是平潭。平潭是中国的第五大岛,它就处在风口上。
小时候不知道风的来历和履历,只知道风好像是从海平面上滚过来的。发声作响是风刷存在感的最常见方式。它有时喃喃细语,有时厉声咆哮。喃喃细语时,她是情人;厉声咆哮时,他是恶汉。
在炎热的夏天,风是自然空调的雪种。现代人为了驱逐炎热,没有风也要制造风,电风扇应运而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第一次离开海岛之前,平潭还没有电风扇,更不用说空调了。那时的夏天,当天气炎热时,一旦没了风,我们就会被热浪所包裹,晚上就要到露台上睡觉了。可以想象,那时在露台上睡觉的夫妻,经常会成为“露水夫妻”。
不过当时很少听说离婚的事,偶尔有“露水夫妻”的“风”言“风”语,也很少见到离婚的。
那时没有水龙头冲凉,洗澡是一大难题。记得我在家里的一角用水泥围个小池子,在池里兜头浇灌井水。这个时候,我希望有呼风唤雨的本领。
与风相关的许多词组,都带着美好和浪漫,如风度、风范、风情、风月、风花雪月……连歌曲都有《风中的承诺》。
把风摆在“风花雪月”之首,那是因为没有见识过平潭的风——劲风一旦吹来,那会花枝乱颤、“雪”片狂舞。
在我的早年记忆里,风的“风评”并不那么好,除了在夏天有降温作用外,好像没有更多美好和浪漫的联想。
尤其在冬天,无孔不入的凛冽寒风,会令缺衣少穿的人瑟瑟发抖。晚上睡觉时,当风掠过屋顶瓦片时,会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凌厉中带着凄厉。
台风是风的家族中最强悍最劲爆的一员。台风的惯用伎俩是偷袭,它经常卷起沙石肆虐没有太多防护的海岛。据记载,在清代乾隆时期,平潭芦洋乡曾有过“一夜沙埋十八村”的悲惨历史。
对平潭的渔民来说,台风更是生命的刺客。在没有电视、看不到报纸、只有有线广播的年代,天气预报未必能传达到一般的人家。那些在海上捕鱼的渔船本来就不大,抗风能力本来就不强,遇到台风,生死的命运就只能交给风和海摆布了。
“风险”的词汇,再恰当不过地说明了风之潜在危险。
平潭岛上有句俗语:“风小砧板声,风大啼哭声。”说的是风小的时候,渔民捕鱼凯旋,家里就会响起切鱼的砧板声;而风大的时候,就可能有渔民罹难,渔村就会响起哭泣声。可见当时台风造成的海难机率很高。
在平潭两座大桥建成之前,平潭出入海岛都要靠轮船摆渡。风大到某个级别,为了安全,渡轮是要停摆的。
记得有一年回平潭探亲,假期到了加上报社有重要采编事务需要赶回广州,正好遇到台风却不能出岛。我被困平潭的三天时间里,只能每天听着台风在屋顶呼呼作响的跑步声,在风有力而人无力的焦虑之下,如果要给风做个“风评”,那肯定会是极点差评的。
海边和海岛为什么风多且风大?小时候的我既无心也无力探究这个秘密。直到离开海岛多年,我才找到相关资料。
由于海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存能力比陆地更强、海水表面温度高而产生高温高压的气流,造成了海边有更多更大的风。如果风被限制在狭窄的空间(如海峡),则会产生狭管效应,从而使海岛受到狭管“吹风筒”的劲吹。
不像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会阻挡或改变风的方向,城市、森林等地表状况也会影响空气的流动,开阔的海边摩擦阻力较小,风就可以无障碍地长驱直入横行霸道。
知道海风大的原理之后,才理解当年平潭为什么会种植那么多的木麻黄:这一贫苦出身、既耐干旱耐贫瘠还耐盐碱的树种原来是用来阻滞风的脚步的。
其实处于风口浪尖的平潭人也有木麻黄的品性:耐贫耐苦。无论是做海运还是打隧道,都是脏活累活加险活,而在这两个行业中,都充满了平潭人的身影。
风是地球上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作用。其正面作用是:在自然界,风是植物授粉、种子传播的媒介;在帆船年代,风是航行的动力;在科学时代,风力发电又给人类带来清洁能源……
平潭如今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岛,风的角色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风景风景,有风才有景!
因为有风,才有波涛汹涌和浪涛拍岸;因为有风,才有白天清凉和夜晚浪漫;因为有风,才能成就风帆竞赛和海上冲浪;因为有风,才能驱使云彩聚散和天空变幻……
环境塑造人。平潭渔民经常在海上航行,要学会见风使舵。于是在工作和交际中,平潭人很会观察风向决定走向。这种秉性的好处是灵活,坏处是势利。
离开平潭已经40多年,平潭老家的房子已被严重风化而无法住人,我再也无法聆听瓦片上传来的风的呢喃或呼啸。在作别的年代,我们都想象不到离别会来得这般汹涌,以至于每次到海岛到海边,不管海风是什么口音何种方言,都会把记忆吹到童年和少年的家乡。
相信这种风中的记忆,永远不会被风干,更不会被风化……
(本文有删节)
♥
作者笔下提到的
“海岛卫士”木麻黄
在平潭长江澳
风车森林公路
马腿村等地
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快跟着小编
一起去看看吧
↓↓↓
长江澳
长江澳沙滩
是平潭三大海滨沙滩之一
沙质细白,海水清澈湛蓝
岛屿岩礁傲立海中
背后成片的防护林带郁郁葱葱
是天然的海滨浴场
要说最吸引人的
那一定是
在这里观一场日落盛宴
风车在夕阳的余晖中悠悠转动
如同置身童话世界
风车森林公路
“风车下的浪漫
公路上的你和我”
这条风车森林公路
是来平潭必去的打卡点之一
弯弯曲曲的
风车森林公路里
还藏着宝藏风景
洁白风车随风而动
在公路上打下跳跃的影子
郁郁葱葱的木麻黄紧密环抱
守护着这个静谧的森林仙境
在这里
如同置身于
浪漫电影场景中
马腿村
这里毗邻
幸福洋吹沙地
山川苍碧、水汽氤氲
拥有三百多年历史
一面是大海
一面是浩瀚林海
蓝色与绿色的强烈色彩碰撞
使马腿村拥有独特的视觉景色
登上村中观景台
壮阔景色尽收眼底
从西侧望去
海上可见笔直矗立的石牌洋
不远处
修长的堤坝
围出万亩的木麻黄林
苍劲的丛林组成一片片
“绿色海洋”
傍晚时分
远处海面上的
群山和风车田
被夕阳勾勒出一道道倩影
十分唯美
作者简介:何龙,作家,高级编辑,广东省批评家协会理事;曾任羊城晚报编委、首席评论员、文艺部主任、娱乐新闻部主任等职务;曾任广东省作协理事、杂文委员会主任、广州市批评家协会副主席;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岭南学院做过访问学者,曾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课程教授,暨南大学实践导师,华南师范大学、韶关学院等客座教授;出版有文艺论著《追踪文艺新潮》,杂文随笔《城里人》《当代愚公挖什么》,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与人合作)等;在广东、福建、武汉、广西等数十家高校和中学以及党政机关、公司企业开展媒介素养、新闻写作、新闻伦理、公关危机、文明礼仪、创意写作等讲座。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