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让“有解”思维贯穿“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始终

2019-07-08 15:11:50 来源:平潭时报

原标题:让“有解”思维贯穿“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始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强调“创新”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平潭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积极顺应变革时代潮流,主动融入创新时代品格,勇于探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其意义尤为凸显。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列为“八大工程”的一大实施工程,从公共服务便捷、投资贸易便利、体制机制顺畅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争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新优势,体现实验区对标一流、奋力争先的信心和决心。然而,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进入多发期。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难险阻,如何跨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境界?实验区党工委主要领导无论在会议讲话,还是到现场办公都反复强调,我们“不为困难找借口,多为成功想办法”,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牢固树立“有解”思维,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有解”思维传递工作导向。树立“有解”思维,对于破瓶颈、解难题意义重大。如果说“问题”导向是立足于发现问题、找准症结的话,那么“有解”思维,就是着眼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只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始终抓住当前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民生福祉等重大关键问题,作为创新的突破口,确保创新奔着问题去,有力有效谋新策、出新招、找新路,并作为衡量实验区“三区叠加”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准。

“有解”思维体现责任担当。“有解”思维就是转变思维方式,主动围绕问题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尤其是两岸融合发展、新兴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时有急流险滩和“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保持直面矛盾、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再接再厉的拼劲,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境界,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攻坚。因此,它是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更是党员干部的道德品格。

“有解”思维折射发展情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同志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下的这阕壮丽诗词,体现的思想精髓就是“有解”思维,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攻坚克难、顽强拼搏。放眼“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定位,平潭发展无小事。我们要不忘改革创新初心和使命,坚决摆脱惯性思维,改变凭老经验、老办法因循守旧现象,切实跳出平潭“看”平潭,以“有解”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满怀激情为困难想对策、为基层支实招,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波澜壮阔的气度谋划改革发展。

“有解”思维彰显领导水平。“有解”思维符合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基本观点。我们强调“有解”思维,不是提倡脱离实际的硬拼蛮干,而是立足实验区实际实情,以创造性思维变“不可能为可能”。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提升能力和水平,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大胆试、大胆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解剖麻雀”,又要“庖丁解牛”,从关键环节着手、在重点部位发力,用好用足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和举措,敢于“试水”、多谋善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用“有解”思维指导工作。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大刀阔斧的自我革新,全区上下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引领发展,让“有解”思维蔚然成风,加快推动实验区发展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

责任编辑:薛小洪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