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好生态特色产业大格局
2021-03-05 09:26:51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平潭的环境真好,蓝天碧海金沙滩。”“每年来都有新鲜感,每次都有新看点。”……近几日,笔者去海边采访,被一帮游客闲聊对话所吸引。细细分析,这短短的几句,充满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平潭生态环境和对外营商环境向好发展的改变。
近年来,平潭这座滨海城市愈加活力四射,市民和游客共睹平潭发展的欣喜变化。从每年数百人的净滩行动、增绿计划、到马路上车辆主动礼让行人,平潭在细微处铆足了劲、绷紧了弦,突出设施修补、生态修复,特别是围绕市民需求,完善生活服务配套,努力把好事办好。这些微光的改变成为平潭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靓丽风景线,透露着这座文明城市的温度和深度,一个文明和谐的宜居海岛城市的气质日益彰显。
以生态治理方面来看。近年来,实验区以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管转型升级。为了持续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实验区资源生态局建立了实验区生态云平台,汇聚生态环境大数据,实现实验区生态环境精准管控,有效发挥了科技治污作用。
生态之美,需要眼见为实。增长之速,在于数据说话。平潭森林覆盖率达38.7%,与“十二五”末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2018年、2019年先后荣获“省级森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实验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0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九市一区中排名第一;2020年实验区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全年达到100%;三十六脚湖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也达到100%……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平潭的千家万户,是城市运转的深层肌理。
这些成绩的取得,同样离不开平潭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坚守。河长、民间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越来越多的力量加入保护平潭美好生态的队伍中,成为环境保护的新兴力量。他们以保护平潭生态为己任,主动承担起生态责任,联结政府与民间力量,积极参加龙王头净滩、植树造林、水源地保护等活动。
打造“环境”优良的城市涉及方方面面,不仅“面子”美,更要“里子”实。在这点上,福建三明建宁县就是很好的例子,值得学习。
建宁地处闽西北、武夷山脉中段,是福建母亲河闽江正源头,有“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等头衔,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省级森林县城。
近年来,建宁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聚焦蓝天碧水净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让空气更清新、水质更优良、土壤更洁净。环境治理仅是开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宁充分发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主攻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特种薄型纸、食品加工、无患子深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循环农业建设,形成莲子、种子、梨子、桃子、无患子等“五子登科”特色产业体系;挖掘绿色、红色、古色生态文化资源,形成“生态+康养”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培育出一批彰显建宁生态特色的产业,让万千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尝到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带来的“甜头”,更加坚定了端好“绿色饭碗”的决心。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命名表彰了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赫然在版。
做好生态保护的“小细节”,规划好生态特色产业的“大格局”,平潭任重而道远。在环境改善的同时,如何利用好资源优势、建设彰显平潭生态特色产业需要再下一番功夫。比如,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兴起,平潭可以结合各自乡村特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在发展农业种植的基础上,提供水果采摘服务,让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型升级。此外,依托台湾优质康养资源优势,平潭可凭借“康养+旅游”为旅游产品卖点,推出滨海徒步游、有氧环岛骑行游、海岛医美体验游等,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陈耀峰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