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平潭综合实验区作家协会在君山片区流水谢厝村举行“君山创作基地”挂牌暨“礼赞木麻黄”征文颁奖证书发放仪式,通过文艺创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
去年10月,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建村凭借既是乡村振兴示范村,又拥有一定的村集体财产,被实验区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
田下村是平潭省级革命老区基点村,与福清市海口、长乐区松下隔海相望。田下码头是居民来往福州、长乐、福清等地的主要海上交通枢纽。
近年来,平潭奋力挖掘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大福村附近的一片瓦、月牙湾、大福湾等景点迎来不少游客,村民们抢抓机遇,纷纷开起了民宿、海鲜楼。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丨平潭磹水村搭“旅游快车”,成创业乐土和网红村
磹水村坐落于君山之北,早些年,村里经济萧条,如今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改变,源于平潭国际旅游岛启动建设后,磹水村搭上了这辆“旅游快车”。
平潭北厝镇南后澳村,背山临海,风光旖旎,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凭借优渥的地理位置和绝佳的风光,重新焕发生机,进入大众的视野。
经过几年的旅游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如今偏处一隅的猫头墘已经成为平潭文艺村落的代名词之一。
70年来,北港村沐浴着党的光辉、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村落面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实现着美丽蜕变。
人多、地少、风沙大、收入低……过去的大坪村,是平潭有名的贫困村。然而70年过去了,如今的大坪村,已是生态宜人、幸福宜居的美丽乡村。
9月25日,位于苏平片区屿头乡的乡村纠纷联合调处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交通事故纠纷,这是今年8月份,平潭成立全省首个乡村纠纷联合调处中心以来,首个成功调解的纠纷案例。
2009—2018年70年接续奋斗,70年沧桑巨变。如今,一座“高颜值”的生态宜居岛正款款走来,生动展现新时代新平潭的无限生机和壮美未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丨平潭友谊村:立足生态底色 铺就“蓝色” 致富路
自平潭开展绿岛花城建设以来,苏澳镇友谊村乡村面貌迎来了一场“蝶”变。绿岛花城建设让友谊村有了“面子”,而渔业经济的升级转型,让村庄拥有了“里子”。
秋风吹,稻谷黄,百亩良田喜丰收。在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平潭苍海村的百亩水稻田迎来了秋收。我们带大家一起来感受下海岛上的秋收。
第七期实验区村居治理大讲堂邀请福建日报高级编辑薛东作《乡村振兴与乡贤参与》专题讲座。
{{item.title}}
{{item.title}}
{{item.title}}
{{item.title}}
{{item.title}}